比丘尼

记定云比丘尼骨肉重逢及生西事迹

照原文语译如下:定云师父是江苏丹阳一家姓江人家的女儿,是定华比丘尼的亲生妹妹。定云师父因此发愿吃长素、每日礼佛,祈求能与父母重新相见。夫人多次让她出嫁,定云师就哭着坚决不肯。吴夫人首先询问住持比丘尼智能师太有什么需要。夫人听了非常高兴,当即把定云师收为义女并写信告知智能师太。于是夫人提前两天陪同定云师赶到庵中。但定华师的丈夫有肺病,婚后病情日益严重起来了,最后不治而亡。

信佛不論時節

他果然信守誓言,盛大地举行布施大会。结果发现总数有一万八千人,全得罗汉身份,学佛的人更多,以及数不清的普通百姓。结果也获悉他人名叫阿娑陀。结果也获悉阿娑陀只是凡夫,颇守佛戒,既非罗汉,也非在家修行声闻的人。不料,在僧房里睡觉,要严格禁止,凡是睡觉者要手持灯火作佛事。

金色比丘尼—丑女供养佛塔,感得金色身相(图文)

给孤独长者看见丑女没穿衣服,生起慈悲心,于是送给她一件衣服。佛陀已观知这位可怜的女子,便亲自来到塔前。她转生到当地的一户商主家,生下来时非常端庄秀丽,全身肤色金黄,因此取名「金色」。金色刚满七岁时,对佛法生起信心,在求得父母的同意后,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证果之后,她用神通观察自己的前世,知道是阿难尊者把她从十八种丑相的贱种人中救...,所以她对阿难尊者特别感激,天天恭敬供养阿难尊者。

迦叶之妻

迦叶到了劫比罗城,化装成一个乞士,到了劫比罗大婆罗门的门口;这国家的风俗,凡有乞士临门,均由少女送授饮食。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迦叶看得明明白白,为他送援饮食的妙贤少女,是他所见女人中最美的美人了,的确要比金像美得多。

白淨比丘尼

佛陀囑咐白淨比丘尼隨著大愛道比丘尼精進用功修行;不久,白淨比丘尼就證到了阿羅漢果。僧團中,大眾在討論著白淨比丘尼的殊勝因緣。過去的檀膩伽就是現在的白淨比丘尼;由於檀膩伽是以至懇切的清淨心供養佛,在往後的九十一劫,每一世出生之時,都有雪白的柔細軟毯裹身,並且生生世世衣食豐裕無缺;又由於檀膩伽曾發願要解脫煩惱、聽聞佛法,所以今生能於佛陀住世之時,隨佛出家修行,真正的解脫煩惱,證到阿羅漢的果位。

母女同夫

婚后少时,妇便有身,送归母家,以待分娩,日满生女。长者即将新人还,乃是其女,母女相见,不复相识。后因沐头,谛观形相,乃疑己女,便问乡邦父母姓族,女具以答,乃得其实。十月满足,生下一女,夫因妇新产,不能亲近,乃私通于女之母。因为从小别离已久,母女相见,各不认识。然两嫁而两遭母女同牡,似乎欲洁其身而不可得;则因无始以来无明障蔽,非世间法所能速破也。

华夏第一比丘尼——净检

华夏第一比丘尼——净检>...喜大一统,历朝历代,都在为政治上的一统而逐鹿,烽烟四起。来自西域的智山高僧以当前没有比丘尼戒法传授,无法可依为由,认为种令仪无法出家。自此,种令仪取法名净检,并在家里的支持下,在洛阳城西门建起了中国第一座尼寺“竹林寺”。公元357年2月8日,西域高僧昙摩羯多来到洛阳,才依《僧祇尼羯磨经》及《戒本》,为净检和她的弟子们受具足戒,使她们正式成为中国第一代比丘尼。

私欲遭苦报

韦婆多是一个很爱说警告语的比丘尼,她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常常以警告来阻止别人去获得。她虽然出家受具足戒,但是却蔑视佛门的法规,她贪嗜食物,每次入城乞食,总是挑拣其他比丘尼所未到的一角,独受精美的供养。她被味觉之欲所囚,心想:“假如其他的比丘尼也到那里去乞食,我将什么都得不到,我必须设法使她们不到那儿去。”邻近的人急忙跑过去,为她包扎伤处,用床抬回比丘尼的居所。

女罗汉微妙比丘尼自述出家及福祸的前世因缘

当时一些贵族妇女,见此情景,心中非常难受,便对世俗生活产生厌倦之情,因此她们一同出家,成为比丘尼。然后她们便一同前往偷罗难陀比丘尼的住所,行礼之后,便提出问题,并各自说道:“我们虽已出家修道,但仍未得到正果,愿得到您的教导而开悟。”于是,她们一行又来到微妙比丘尼的住地,上前行礼,询问道法。众比丘尼听后又问:“究竟因为什么样的前世宿孽过处,使您今世遭此苦罪呢?望您对我们说知。”

(23)金色比丘尼——供养佛塔 得金色身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个下劣种姓的人家,生下一个具十八丑相的女孩。阿难尊者见此情景生起无比的悲心,于是上前以温和的语气问道:“女孩,你是谁呀?怎么成这个样子?”孤独长者刚好也来到此处,见了这一情景就问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长者。以后,她用神通观察自己的前世,知道是阿难尊者把她从十八丑相的劣种中救了出来,她对阿难尊者特别地感激,天天恭敬供养阿难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