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弹

历史上的今天10月30日 苏联进行最大规模核试验

1961年10月30日苏联进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试验在54年前的今天,1961年10月30日,苏联进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试验。当量为1亿吨梯恩梯的超级氢弹的研制工作已在“阿尔扎马斯-16”绝密试验室结束。1961年夏天苏联的超级氢弹已经制造出来,剩下的只是试验问题了。最后决定在新地岛试验场实施爆炸。试验场占据了整个新地岛,面积为8.26万平方公里。1961年10月30日把氢弹装进了图-95战略轰炸机。放在爆炸地进行试验的工事消失得无影无踪。

历史上的今天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中国在西部地区上空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氢弹1967年6月17日,在我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次试验是中国继第一颗原...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氢弹爆炸成功的同时,中国...重申:“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制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邓稼先生平简介

  邓稼先简介: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逝世 两弹一星元勋就仅剩三人了

中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于敏去世后,曾于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名著名科学家,目前仅剩3人健在,他们是: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此前,于敏还曾在1985、1987、1988年三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并于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奥本海默是如何实施曼哈顿计划的 他战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1942年8月,奥本海默被任命为研制原...的“曼哈顿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在新墨西哥州沙漠建立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整个计划的经费是20亿美元,总工作人数10万。>巨大自责>然而,面对着成功和荣誉,奥本海默的心情是苦涩而复杂的。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奥本海默案件”。肯尼迪遇刺后,他的继任约翰逊于同年为奥本海默颁发了费米奖和5万美元的奖金,但只是形式上的恢复名誉,仍然不允许他介入军事秘密。

郭永怀有哪些贡献 他去世后周恩来痛哭不已

听闻郭永怀乘坐的飞机失事,周恩来...泪流满面,痛哭不已。郭永怀因在空气动力学与应用数学中的研究成果而驰名世界。随后,当研制人造卫星提到议事日程上时,郭永怀参加了负责卫星本体设计的人造卫星研究院的领导工作。在郭永怀的努力下,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去世后周恩来为他哭泣>1968年12月5日凌晨,郭永怀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机场时发生了意外,不幸坠毁。

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飞行员紧张得忘记投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的蘑菇云在西部升起,无数国人为之动容。中国第一颗原...爆炸成功后,周...就提出要求:力争于1968年进行氢弹装置试验。可8时整,空投氢弹的飞机到达预定空域,却没有投下氢弹,拐了个弯飞走了。过了20分钟,轰-6飞机再次飞临预定空域,在预定高度,投下了中国第一颗全当量氢弹,氢弹爆炸产生的巨大火光俨然又一颗太阳。

中国氢弹之父:绝密30年被雪藏 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于敏资料图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李洪鹏,揭秘于敏:绝密30年被雪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一个现代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聊以...了。”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很多人称呼于敏为“中国氢弹之父”。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核物理学家——于敏

于敏及妻子于敏,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从此,至1988年,于敏的名字和身份是严格保密的。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朱光亚的科研贡献 如何评价朱光亚

朱光亚的科研贡献>第一颗原...爆炸成功>1963年3月,朱光亚参与组织确定了第一颗原...理论设计方案,报二机部批准后,千军万马即将奔赴青海草原核武器研制基地进行大会战。朱光亚与郭永怀等一起组织科技人员与航空部、电子部等部门协作,开展核航弹的研制工作。>如何评价朱光亚>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