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

明成祖积书遗子孙编《永乐大典》

  武功卓绝、对外宣扬“共享太平之世”的明成祖朱棣,在文化上亦提倡和奖掖,重视文人,同样取得让后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就是在此时编纂而成的。  积书遗子孙  明成祖称帝后,将儒学视为“国家致治首事”,称“孔子代天立教,故万世帝王敬事...

清官姚广孝生平故事与简介

>>据说,姚广孝的父母皆死于贫病。姚广孝任其摆布,并不分辩。>>大家这才知道姚广孝看在众人面子上,没有计较这件事。>>姚广孝认为:这两部书都是“万世法则,是国家至重之事”。但明成祖认为不理想,才令姚广孝重新修纂。姚广孝再接再厉,又用了6年多的时间,出色地完成了皇上交办的又一要务。>>姚广孝享年85岁。明成祖见姚广孝无一语及私,仅仅提出这么一项请求,百感交集,当即下令将溥洽释放。

姚广孝简介:神秘的和尚军师,成祖即位,论功名列第一

姚广孝,长洲人,出生于1335年。“广孝”是明成祖称帝后赐给他的名。姚广孝有意结识他,邀他一道游览北固山。>>姚广孝笑了笑,默而不答。姚广孝前去游观,想不到却碰上了当时著名的相士袁珙。姚广孝期盼着这种时机。儿子们孝心可嘉,明太祖当即允准,令僧录司推荐僧人。>>姚广孝身穿僧衣,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解缙组编《永乐大典》的故事

驰名中外的《永乐大典》就是他指示编纂的。>>于是解缙就成了主持编写《永乐大典》的组织者。>>当时解缙领了皇帝朱棣旨意,从各处调来146人,开始了编纂大典工作。朱棣根据自己的年号,把这部书命名为《永乐大典》,还亲自写了序言。>>《永乐大典》在南京编成。>>《永乐大典》的组编者解缙因为人品倔强正直,少于心计,本着一片忠心连连对皇帝进言,结果触怒龙颜,永乐五年贬到广西,后下狱,在狱中被杀。

第二节 《永乐大典》,功泽后世

凡是被收录进《永乐大典》的著作,都没有遭到一个字的删改。到21世纪的今天,《永乐大典》已经上升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卷帙浩繁的《永乐大典》能够成书,数解缙的功劳最大。>>《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所公认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修成后,终明一代为帝王御用之物。《永乐大典》所征书籍,均据文渊阁所藏宋、金、元精本摹写,完全可以同现存通行本校勘。

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解缙

解缙字大绅,又字缙绅,号春雨,又号喜易,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奏疏呈上,太祖连连称赞解缙有安邦济世之奇才,治国平天下之大略。袁泰受到处罚,对此怀恨在心。太祖认为解缙还缺乏涵养,必须修身养性,闭门思过,否则会成为众臣攻击的对象。时惠帝临朝,袁泰乘机进诲言,攻击解缙“诏旨,且母丧未葬,父年90,不当舍以行。”最后同意立长子高炽为太子,次子高煦为汉王,并令解缙撰写立储诏书,以告天下。从此,高煦深恨解缙。

元文宗图帖睦尔简介 元代最重视文教的统治者

>虽然图帖睦尔一生充满阴谋,但他还是对文教有一定的重视,也作过几首诗,所以庙号为「文宗」。终把元朝送入了崩溃的境地。于是图帖睦尔复于八月即位于上都。其所依据﹐多为中朝及外路各官府文件﹐但将蒙古语直译体改为汉文文言﹐并删去了公文中的吏牍繁词。>个人功过>在文化方面>文宗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重视文治,为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当时色目人在朝廷上的政治势力被削弱,而钦察官僚集团则权势大增。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

明代大学土解缙的故事

 明代大学土解缙的故事  奇才留逸事 古今传美名  历史上的解缙,字大绅,又字缙绅,号春雨,又号喜易,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出生在育水鉴湖(今江西省吉水县文峰镇)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是洪武进士,官至翰林学士,5岁应口成诵,7岁能文,有“神童&rdqu...

《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到底哪一部更有价值?

《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两部大型综合类典籍汇编,二者均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珍品与瑰宝。人们往往将《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相提并论,但两者性质和命运却迥然有别:《四库全书》是丛书,《永乐大典》则是类书。《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是有重大影响的古代大型文化工程,客观上也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