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父子十人,一人效忠大明, ... 身成仁,九人追随大清,高官厚禄 就在8年以前的1618年,他雄心壮志第一次誓师讨伐大明,率军兵锋直指抚顺,这也是后金攻打第一座明朝的边城。努尔哈赤让军队围困抚顺,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写书信投于守城的大明游击李开芳。不论是李开芳畏惧努尔哈赤大军,还是考虑到城中百姓或是自己的性命,总之结果是李开芳开城投降,归顺后金。李开芳顺利成为了后金的额驸。从此,李开芳死心塌地地追随努尔哈赤,效忠后金。
他活得比乾隆还久,在位81年,熬死9个儿子,孙子老年才继位 乾隆帝25岁登基,85岁时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永琰,永琰则是嘉庆帝,后乾隆帝又活到了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乾隆帝去世时已经八十九岁,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实际上还有一个皇帝,活得比乾隆还久,在位81年,9个儿子比他先离世,孙子老年才继位。
光绪邀伊藤博文来北京做顾问,为何伊藤博文到北京后气愤不已 1899年,即戊戌政变后一年,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来到中国。所以,内藤所到之处,已经嗅到了排外的味道,但还没有遭遇危险。在华的洋人,该做生意的做生意,该游历的游历,该传教的传教。洋人的兵舰在中国港口停泊,还不时地挑衅一下中国的兵舰。内藤在天津见了严复,两人笔谈了很久。对于中国变法,严复还能说及,但一涉及已经逃往日本的康有为和梁启超,他就不敢搭话了。
清军五次深入明朝境内,为何不一举拿下京师,反而「 ”打完就跑”? 欢迎观看编者导读:明朝与清朝(后金)之间的战争,如果从公元1618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突袭抚顺、清河一带开始,至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八旗铁骑挥师进入山海关并成功占领北京城为止,前后历时整整26年之久。在这26年之间,双方爆发的大大小小规模的战役不下于数十次,在具体的战役中双方互有胜负,也都各有损失,但纵观整个明清之间战争发展的局势,基本上是以明朝失败、清朝胜利为主要倾向。
如果清军入关失败,中国历史将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清军在1644年入关失败,中原大地就会出现退居南京的南明、李自成的大顺、大西、大清四个势力并存的局面。那么面对这样的国内和国际形势,中国历史的走向将会是什么样的?入关失败的清军退回关内,他对漠南蒙古的影响力会减弱,双方势必一战。以关外清朝的实力不一定能阻止沙俄,而中原地区陷入混战也无暇顾及东北,东北地区会逐渐被沙俄渗透直至完全控制。
歼敌6000精锐之三河大捷,谁才是最终赢家?不是太平天国 1858年5月,湘军第一悍将李续宾攻破九江,斩首太平军17000人,主将林启荣被开膛破肚,全城无一幸存。小小猎户,能有今日之辉煌,李续宾倍感骄傲与自豪。同年10月,李续宾率8000精锐长驱直入,北上攻打庐州,途中分兵一千守卫桐城,一千屯驻小南河南岸,6000精锐全军扑向庐州三河镇。11月,李续宾分兵偷袭陈玉成大营,被反追...,后李秀成加入,将6000湘军包了饺子,李续宾命丧疆场,此为著名的三河之战。
晚清礼亲王不知国外是否也下雪 李鸿章出访洋相百出 现今中国人出国,从官员领导到平民百姓,都是很再平常不过的事。但如果把时光倒回一百五六十年前,普通中国人出国、出洋却极不可能,连朝廷官员出国也是惊动四邻八方的大事。...战争之后,随着大清帝国国门不断洞开,与西方但交往开始日益增多。光绪二年,清廷命福建按察使郭嵩焘为出使英国大臣,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使节。
同在清东陵,他们所盗的宝贝比孙殿英要多太多了 于是,乾隆裕陵和慈禧定东陵地宫成了孙殿英的首要目标。现在,孙殿英盗清东陵的经过已不再是悬念,而是所盗出宝物的下落。清东陵内共有14座陵墓,除顺治的孝陵因估计随葬品不多而没有被盗外,其他几乎无一幸免。王绍义、张尽忠组织的超大型盗墓团伙,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内,先后盗掘康熙皇帝的景陵、咸丰皇帝的定陵、慈安太后的定东陵、同治皇帝的惠陵等一批皇家陵墓,盗得的宝物,可以说比孙殿英盗陵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