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

东晋权臣王敦起兵,皇帝号召大家奋起抗争,皇城的守将立马投降

西晋末年,王导王敦兄弟两个陪同西晋的宗室、琅琊王司马睿南渡到了建康。公元三一六年,西晋灭亡,司马睿在南京即皇帝位,是为晋元帝。当时,虽然司马睿贵为皇帝,但是能被他直接调动的只有中军,军队数量却少之又少,属于有名无实。而为了对付王敦,他重点扶持了两个人:刘隗和刁协,期望这两个人能帮助自己和王敦展开对抗。王敦对于司马睿的这种做法异常的气愤,在祖逖死后的第二年,王敦便以勤王为名,从武昌起兵,往南京进兵。

历史上的今天4月26日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登基

318年4月26日司马睿登基为晋元帝晋元帝司马睿,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323年在位。311年晋愍帝封司马睿为丞相、大都督中外...。晋愍帝被俘后,司马睿在晋朝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于317年称晋王,318年即帝位,为晋元帝。323年去世,谥号元皇帝,庙号中宗。“牛继马后”之说称其是牛金之子。316年匈奴贵族刘曜攻占长安,俘晋愍帝。318年4月26日司马睿称帝,是为中宗孝元皇帝,改元太兴,立大于绍为皇太子。

相术珍闻:陈训相王导与甘卓_看相大全

相术珍闻陈训相王导与甘卓晋武帝时的王导,年少时就长得容貌甚伟,骨相秀异,卓有见识。陈训不以为然,劝他不必忧患,说他耳形长垂至肩,必定长寿而且大贵,子孙必定会显赫。陈训以耳论福寿之相果然得到了应验。甘卓闻王敦叛逆行径非常义愤,欲出兵讨伐,陈训见其神色形气不佳,有灾宜避,便竭力劝阻,但甘卓听不进去,结果被王敦所...,不幸地应了陈训的预言。易成剩男剩女的面相_看相大全

王导

王导为其谋主,推心亲信,每事咨询。为提高司马睿的威望,王导竭力笼络江东士族,主动拜访江南首望顾荣、贺循,司马睿命他们参与军府政事。司马睿视王导为萧何,朝野号为仲父。王导带领昆弟子侄20多人,每晨入朝请罪,元帝无如之何。平定后,温峤建议迁都豫章,江南士族要求都于会稽,王导主张镇之以静,力排众议。

王敦

王敦以兄含为元帅,使钱凤等率兵3万攻建康,明帝亲率六军抗拒。美人向王敦劝酒,王敦故意不喝,美人悲惧失色,而王敦傲然不视。王敦冒犯禁令,到路侧流涕拜送,颇得人们称赞。王敦劝说其叔父、兖州刺史王彦响应司马冏,立了战功。王敦既掌重兵,遂欲专制朝政,引起晋元帝司马睿的嫌恶和畏惧。王敦阴谋篡位,威胁明帝手诏征他入京辅政。王敦无子,以王含之子王应为嗣。王敦之党被平定后,朝廷对王敦剖棺戮尸,悬首示众,观者称庆。

历代名人“怕老婆”故事趣闻

中国男人怕老婆由来已久,历史上有不少饶有风趣的怕老婆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如此之牛的王导,也是个怕老婆的主。正在与人高谈阔论的王导,得知老婆前来,赶紧飞快地赶着牛车逃跑。与王导相比,隋文帝杨坚之怕老婆,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且有异曲同工之妙。据《太平广记》卷“第二百四十八诙谐四”记载,唐朝的管国公任环特别惧怕老婆。

王导的主要成就 王导的个人作品

主要成就>政治>王导平日性情谦和宽厚,心有恻隐仁爱之心,善于体察人情,故能忍让、调剂各方面矛盾,基本上做到和睦共处。王导一生的事业就是调剂这些矛盾,因而造成偏安江左的局面。>王导实行的"侨寄法",成为安置了流亡士族、缓和南北士族矛盾的重要措施。>个人作品>王导有文集十一卷,今已佚。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是什么样的下场?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睿,东晋开国皇帝,却落得如此下场?而那孩子长大之后就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因此,对于司马睿的真实身份至今都是一个谜。不过,作为一名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威名远不如秦皇等有名的皇帝,人气甚至抵不过宋高宗,仅仅在位五年便死去了,而他一身也并没有什么伟大建树。永嘉五年五月,司马睿被封为镇东大将军,成为江南地区的老大。在永昌元年十一月,司马睿在极度郁闷和窝囊中去世,享年四十七岁。

司马衍是什么样的人?一生都是一个傀儡

还不知道司马衍,东晋的小皇帝,一生都是一个傀儡的读者,下面历史新知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晋成帝的名字叫做司马衍,是司马绍的长子,也是东晋王朝的第三个皇帝。于是可怜的司马衍就这样落到了苏峻的手里。但是后来司马衍又被送回了庾亮手中继续当着傀儡皇帝。>司马衍的一生,其实是很可怜的,一直都是一个傀儡,自己明明是皇帝,却没有一点点的实权。

相同的时代,相似的境遇,王羲之与王述的攀比之路

直到有一次周顗请客吃牛肉,周顗在一桌子聪明小孩子间独独看中了王羲之,第一刀下去割的最好的牛肉先布在了王羲之面前。大概他的好朋友王导事先给他打了招呼,叫他帮忙抬举一下这个傻侄子,又大概,周顗真的慧眼识珠,总之,王羲之是一饭成名。王导>王羲之和王述,这两人几乎是同时代的人。王羲之是王导的侄子,王述是王承的儿子,一个琅琊王氏,一个太原王氏,本来就代代要攀比,到了他们这代,马拉松进入新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