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

皇姑屯事件的背景 皇姑屯事件的影响

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后,张作霖于当日死去,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地区的阴谋并没有马上得逞,日本...为了掩盖事实真相,谎称皇姑屯事件系“南方国民...便衣队员”所为。皇姑屯事件的背景1927年4月,日本田中义一上台后,向张作霖强索铁路权,逼张解决所谓“满蒙悬案”,从而激起了东北人民的反日怒潮。因而不但口头上拒绝了芳泽的“劝告”,而且于1928年5月25日发表书面声明,反对日本1928年5月18日的“警告”。

皇姑屯事件的过程 皇姑屯事件的结果

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关东军谋...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过程张作霖离京回东北,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已经为他布下“必死之阵”,在距沈阳一公里半的皇姑屯火车站附近的桥洞下放置了三十袋...及一队冲锋队。张作霖被送到沈阳“大帅府”时已奄奄一息,军医官抢救无效,于上午9时30分左右死去。炸车后不久,日本人先后制造了奉军军车脱轨事件和沈阳炸弹案,企图引起混乱。

张学良为何要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的结果

张学良为何要东北易帜张作霖死后,他的儿子张学良继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在张学良的说服和坚持下,奉系大多数军政要人始赞同东北实行易帜。于是张学良、蒋介石两人的代表在北平六国饭店商妥,东三省定于9月中旬实行易帜。7月4日,张学良正式主政东北。张学良将军当天向全世界通电,宣布这一消息,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中国东北的阴谋。

洋务运动简介 洋务运动的结果如何?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该运动从1861年至1894年。洋务运动在两次...战争和农民运动的冲击下,清...内外交困。这就是洋务运动。从事这些运动的官僚,被称为洋务派。洋务运动的成果洋务运动的内容很庞杂,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外交等,而以“自强”为名,兴办军事工业并围绕军事工业开办其他企业,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陆海军,是其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为何失败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企图在不损害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自己的特权利益,于是发动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10月24日、25日,奕訢先后与英、法代表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北京条约》。洋务运动为何失败清朝是一个专制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特权阶层极少有人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

揭秘:李大钊因何才能让张作霖对其“恨之入骨”

核心提示:1927年4月6日,对李大钊恨之入骨的张作霖在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默许和支持后,悍然出动300多名军警特务,包围了苏联使馆内的国共两党北方领导机关,逮捕了李大钊等60余人。事实上,李大钊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这也使得帝国主义和军阀对之“恨之入骨”。

北洋 ... 统治时期的言论自由状况:从袁世凯到段祺瑞

由于历史教材的叙述,很多人对北洋...统治时期的言论自由状况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认知,就是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言论自由,也不可能存在言论自由。这是北洋军阀...掌门人段祺瑞...在研究开放报禁的国务会议上的拍板表态。北洋军阀统治期大约一半的时间,中央...是以段祺瑞为核心的。

北洋军阀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及其特点 北洋军阀和湘淮军团有何区别

北洋军阀和湘淮军团的关系非常密切,但由于一些特殊历史因素的作用,北洋军阀仍然有着湘淮军团所没有的一些特点。它和湘淮军团有何区别呢?很快即形成以袁为首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其权势可以左右朝政。至清末,以袁为首的北洋军阀军事政治集团,基本上控制了直隶、山东、江苏、安徽、河南、东三省等省区及中央一些部院的实权,成为清末一大政治势力。

北洋军阀三大派系——皖系、直系以及奉系的兴衰史

众所周知,北洋军阀主要有三大派系,一是段祺瑞领导的皖系军阀,二是以冯国璋为首领、后来被曹锟和吴佩孚继承的直系军阀,三是张作霖的奉系军阀。这三大派系的力量此消彼长,共同构成了一段风云诡谲的北洋军阀兴衰史。皖系又利用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取代冯国璋任总统,压制直系,以便实行一系专制。皖系武力统一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也为直系将领所反对。在北洋三大派系中,皖系最先兴盛,亦最早衰败。

张作霖对日本人的暗 ... 并非毫无准备 为何还是被害了

在这种形势下,张作霖为避其锋芒,于6月2日,通电宣布退出北京,返回奉天。纵然有军队护驾,张作霖还是十分小心。6月3日凌晨1时10分,张作霖及其全体随行人员,抵达前门东站。张作霖所乘的是第10节车。但终因伤势过重,张作霖于当日上午9时去世,年仅54岁。调查结果表明日本人作案嫌疑最大爆炸后,日本人为掩盖罪行,装模作样地提出中日双方共同调查。日本人认为,这次事件“是南方便衣队投掷的炸弹”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