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

「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其实古代「 ”秀才”一旦造反,破坏力更大

中国古代有些俗语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比如一方面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另一方面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后来甚至还出了一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俗语。这话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因为旧知识分子毕竟在现有的社会情况下属于阶级比较高的那种,所以他们即使是有一腔热血,有时候也会显得很软弱。于是他们做事情总是摇摆不定。但是,如果大家偏信这个,从而轻视古代知识分子,认为知识分子没有威胁的话,那可就大

1996年5月9日革命家陆定一逝世

1996年5月9日,革命家、政治家陆定一逝世。陆定一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1940年底,陆定一奉命回延安。1945年,陆定一任中国共产...宣传部...。>>1946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发表了陆定一的文章《报纸应革除专制主义者不许人民说话和造谣欺骗人民的歪风》。1959年,陆定一任...副...。1979年6月,陆定一在政协第五届全国...会第二次会议上被增选为...。

季羡林太祖太宗那套英雄史观不是历史的真相

将来讲历史啊,不管在高中还是大学,把中国通史讲完了以后,再讲一个历史的真相问题。人民创造历史,这个谁也不能否认,事实就是这样子的。此外,中国的士与中国的侠,是不能分开的。

刘邦逃难抛妻弃子,刘邦究竟是无赖还是知识分子?

因而可以说,早年的刘邦就是一个摆脱了体力劳动,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在楚汉之争结束后,刘邦彻底成为一个当权者、一个知识分子。刘邦不用一兵一卒,而用政治权谋就化解了一场谋反,这足以说明他是个依靠动脑子来治理天下的知识分子。与刘邦同行的夏侯婴果断将两个孩子救上车,意图带着他们一同逃走。刘邦又丢,夏侯婴又救。因而我们现在说刘邦是个"无赖",也不算是杜撰或抹黑。而刘邦是个无赖,则是对他举动的总结。

阿里不哥为什么会打不过被汉化的忽必烈?

你真的了解阿里不哥恪守彪悍的蒙古传统,为何却还打不赢被汉化的忽必烈吗?当时阿里不哥也让忽必烈赶紧北上,回去商量召开忽里台,选大汗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阿里不哥按照蒙古传统而获得的大汗,是战胜了忽必烈按照...的方式“自称大汗”的。>假如阿里不哥的实力更强,他照样能够打败忽必烈,坐稳大汗之位的。

陈毅行“脱帽礼”

六十年代在一次会议上,陈毅为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而大声疾呼:“不能够经过了十几年改造、考验,还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顶帽子戴在所有知识分子头上!”说到这里,陈毅摘下帽子,向参加会议的知识分子代表们鞠了一躬,然后又大声地说:“今天,我给你们行‘脱帽礼’!”这幽默诙谐而寓义深刻的语言和动作,使全场每一位听众为之动容。

三一八惨案发生地 三一八惨案的影响

“三一八惨案”伤亡人数达到了250人左右,惨案发生之后,段祺瑞...遭到了知识分子、群众以及媒体的痛斥。三一八惨案发生地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一八惨案的影响学生刘和珍等遇难《泰晤士报》称这次事件是“...”的“惊人惨案”。段祺瑞惶惶不可终日“三·一八”惨案后,举国震惊。

周恩来最喜欢的知识分子战将 除陈赓外还有哪一位

彭雪枫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历史,作者:一点资讯·北方的河,周恩来最喜欢的两位战将,一个是陈赓,另一个堪称完美《亮剑》里头李云龙和赵刚这对好搭档性格不同,却合作默契。赵刚学生出身,可以说是知识分子型的将军。周恩来说过,他最喜欢两个知识分子战将,一个是陈赓,另一个就是堪称完美将军的彭雪枫。抗击日军颇有贡献,屡次得到蒋介石嘉奖,授陆军中将衔。这是红军湘江惨败,减员过半后的首次大胜。

... 运动发展轨迹是怎样的 ... 运动缘何转向

...运动的政治诉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过一定的发展的,而且这种发展是有轨迹可寻的。那么,...运动的发展轨迹是怎样的?本文的笔者认为,...运动转向的产生跟它的历史局限性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发展轨迹的转变,并不仅仅发生在启蒙与救亡两点上。因此,我们考察“...”言论思想行动的变化轨迹,理当注意到它至少有两条大的变动线索:即从救人到救国和从人权到民主。

... 运动有何成就 ... 运动的缺陷有哪些

...运动至今依然是国人讨论的热点,不管过去多久,这场运动似乎一直道不完、说不明。至于“...”的缺点方面,...说:“这个文化运动,当时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同时,如果...所提到的缺点是真的话,就使他自己关于...运动已成为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的论断变得可疑了。...运动就是这种变革的一个范例。...运动发生分裂,城市工人和资本家之间利益冲突变得更为明显,劳工运动势力和组织开始增强,并带有政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