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

背着石雕菩萨像上山后驼背竟然直了

有一年龙洞村山上发山洪,山上有一尊石雕的菩萨像,洪水把那尊菩萨像冲到了山腰,有一个王姓女人天生驼背,村里人都叫她王驼背,洪水过后,那个女人就去山上打柴,正好看见那尊菩萨像,她想抱起菩萨像想往山上背,无奈天生驼背,加之没多大力气,王女士很无奈的对着菩萨说,菩萨!

石雕壶收藏漫谈

石雕壶收藏漫谈在具有将近五千年茶文化历史的中国,茶壶早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茶的载体,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寄托,一种艺术的体现。不少海外藏家为了能觅到一把艺术水准较高的石雕壶,甚至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大陆。当前,在国内外对石壶收藏感兴趣的主要有三类人:一种是真正爱壶之人。第二种人是把石壶收藏与经济结合起来,收藏到一把好壶,既可玩赏,又可保值,实是一举两得。事实上石壶的收藏与经济是紧密相关的。

石镇话源流

石镇话源流民间有大量小石狮、拴娃石、压布石等石雕流传至今,这些起到压镇作用的小型石雕形态各异、特色独具,只是很多现代人已不清楚其原始用途罢了,其实这些压石源自古代各种质地的压镇。压布石的用途其实与古代石镇大体相当,只是转化了使用对象罢了,可称晚期民俗石雕中的特色之作。

谁让石头如此婀娜

谁让石头如此婀娜石雕主要是指以花岗岩、大理石、叶蜡石等天然石料,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和线刻等技法雕刻的各种形象的艺术欣赏品和实用品。石材是传统建筑不可或缺的材料,因此石雕匠师对于建筑来说,仍有其相当的重要性。与台基有关的石雕装饰还有栏杆的柱头、正殿台阶中间的“御路”,不过这些装饰的工作,可能必须在整体完工后才能实施细部装修。

绿救度母

绿度母顶上的宝冠上镶着红宝石,此红宝石代表是其精神之父~阿弥陀佛。。小孩说,我母亲就是那尊石雕绿度母呀..人们不信..跑去见了那尊石雕的绿度母..结果绿度母颈上石雕项链居然不见了,也没有被敲下的痕迹..只是本来雕在绿度母像的项链已不见了..而那个小孩身上多了一条世间罕见的珍宝项链。。

石头的皱纹,黄金的微笑

王先生出生贫寒,他的故乡闽...边,没有肥沃的土地,只有丘陵地上的花岗巖,奇形怪状地排列着。3年后他打道回府,这时,他已是21岁的壮小伙。王先生突然被一块敲打过的花岗石吸引住了,那造型,仿佛是一尊生动无比的飞天。由此,王先生灵机一动,何不充分利用这一山连一山的花岗石,开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石头,让它们开口说话?只有初中毕业的王先生,有着生意人的敏锐目光。他不仅看到了石头的皱纹,还看见了黄金的微笑。

阿兹特克人仙境般的皇宫

这位身体健壮的老人参加过费尔南多征服阿兹特克人的战役,身上伤痕累累,阿兹特克国王摩台克祖玛二世奢华的私人园林似乎使他陷入了如醉如痴的回忆之中。西班牙到达后,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彻底征服了整个阿兹特克帝国。

阿閦佛头回故里

阿閦佛头回故里2002年12月30日星期一播出主持人李峰:近日,一尊被盗的古石雕佛头在两岸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回归故里的消息,吸引了两岸民众的关注。1997年3月7日夜,山东济南四门塔塔心柱东侧阿閦佛佛头被盗。而在国父纪念馆展场中的祈福木也以23个包装成一盒,代表台湾省2300万民众祝福,将随着阿閦佛佛头一起返回,成为最好的历史见证。

炎黄两帝只是传说人物吗?揭秘四千年前的高地龙山双城衰亡史

4000多年前,夏商的英雄传说尚未流传,在晋陕地区崛起的高地龙山已经演绎了数百年兴亡史。古城初立即已有鲸吞四海之势。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后,以石峁为代表的人群,由于气候的变化,或者是其他族群的入侵等原因,导致人口向南流动。陶寺遗址墓葬总数在一万座以上,墓地规模显示,陶寺居民总数远远超过当时其他龙山遗址。这些精美神秘的石雕却可能隐含了高地龙山灭亡,乃至华夏民族来源的重要信息。

古建筑中,到底什么叫做“牌坊”?

笔者实拍照片上这座就是典型的古代牌坊的标本,属于精品中的精品,它的主人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戚继光戚大将军,所谓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比如这座戚家牌坊就立在戚继光老家祠堂附近,大概建筑的年代是1565年也就是明嘉靖四十四年,这个牌坊一共修了两座,一座名曰“母子节孝”坊,一座名曰“父子总督”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