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

4 古镜未磨

4古镜未磨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卖茶的茶坊,因为口渴,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店主一看是位云水僧就热忱招呼,并且问道:“禅师!辛苦了吧?喝茶吗?”古镜有否磨过,有道禅师说未磨黑如漆,已磨照天照地。此古镜喻我们自性,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减,本自朗照,何能分别未磨已磨。第二次回答古镜未磨“此去汉阳不远”;古镜已磨,“黄鹤楼前鹦鹉洲”;即能认识自性当下即是,故有好茶吃也。

14 我有你呀!

佛光禅师领导的传灯寺,跟随他参学的徒众甚多。有一天,佛光禅师开讲禅门真诠以后,徒众甲向禅师禀告道:“老师!生死事大,要了生脱死,唯有念佛往生净土,故弟子想要到灵岩念佛道场去学念佛法门。”佛光禅师的话刚说完,徒弟丙亦整衣顶礼说道:“老师!学道莫如能即身成就,弟子思前想后,非常急于到...学密去。”佛光禅师听后,哈哈大笑说道:“我还有你啊!”佛光禅师的一句“我还有你啊”,到底侍者比较能明白禅师的心!

24 身心自在

24身心自在有一年,临济禅师在夏安居〈夏季的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三个月中,不得随便外出的禁足修行〉的半途,破禁而出,跑到黄檗山,去找老师黄檗希运禅师。黄檗禅师不辩解什么,只留临济禅师住下来,但临济认为老师也像一般人以音声求佛,以身相求佛,甚为不满,因此住了几天,便又要告假下山。临济终于言下大悟,即至后来反打黄檗,黄檗哈哈大笑,意谓临济已了解他的心意,既已印心,则东西南北均可去。

珍惜福报,得无尽因缘

雪峰禅师和同伴三人出外传道。忽然水面上漂来一片青青的菜叶,雪峰禅师一看,心中不悦,向同伴表示不愿意到那户人家投宿,因为他不惜福爱物,这种人大胆粗心,微妙的佛法是流不进他的心田,不值得我们去度化。雪峰禅师感动他对一片菜叶都这么珍爱宝贵,于是欢喜地前往投宿,并且为这户人家讲说禅心妙义。爱惜自己的福报,就是珍惜自己的现在,广结人间的善缘,就是丰富自己的未来。

当下自在

当下自在法云法师在繁忙的工商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失掉内心的安宁与自在。一行禅师倡导《正念分明,当下自在》,蜚声欧美,视为显学。正如那位导游,当禅师一直愉悦地活在当下,他却还在苦苦思虑如何才能让禅师开心,岂不冤枉?一行禅师的教学,给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喜乐之门,所谓“正念分明,活在当下。”

邓隐峰参石头禅师公案

邓隐峰是唐朝着名禅师马祖的一位得意门生。有一天他觉得自己已经学有所成,就去向马祖告假,说要去参石头禅师,看看自己的水平。邓隐峰见到石头禅师,先绕着他转了三圈,表示行礼,然后将禅杖一插到地,问石头:“师父,这是什么呀?”邓隐峰被搞得莫名其妙,接着再问,石头又说“苍天!苍天!苍天!”邓隐峰从马祖这边得到了锦囊妙计,又兴致高昂地去参石头禅师。后来邓隐峰仔细参究石头讲的话,终于还是开悟了。

文殊菩萨的故事:指出衣珠—无著禅师

文殊菩萨的故事:指出衣珠—无著禅师唐朝时,有位无著禅师,是永嘉董氏之子。说完这首偈之后就叫童子送无著出门。仿徨久久,忽然看见天空中祥云密布,云层上现出了圆光,像镜子似的悬挂着,仿佛有很多菩萨的影子隐隐约约的映现在圆光之内,并且映现出藻瓶锡杖、莲花师子的形状,这时他真是悲喜交集,不能自制。无著禅师最终在金刚窟前立化了。

古镜未磨——禅门公案(七)

有道禅师回答道:“照天照地。”三年后,有道禅师又出现在茶坊的门口。店主仍亲切的招呼道:“呵!三年不见,仍想请教那句老话,『古镜未磨时如何』?”古镜有否磨过,有道禅师说未磨黑如漆,已磨照天照地。此古镜喻我们自性,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减,本自朗照,何能分别未磨已磨。自性者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有道禅师未能认识如古镜之自性,难怪吃不到茶。

吃茶去——禅门公案(一)

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在这个禅院主持40年,有着“吃茶去”、“庭前柏树子”等几桩有名的禅门公案。最有名的就是“吃茶去”公案。赵州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说:“吃茶去!”对“吃茶去”这三个字历来也是见仁见智的,这三字禅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也从而奠定了赵州柏林禅寺是“禅茶一味”的故乡的基础。

黑龙舍地建潭柘寺

黑龙见华严禅师忠厚老诚,认为这些僧人只不过是些“饿不死的僧,冻不死的葱”罢了,想要我的地盘,没门儿。再说这黑龙一向傲慢,目中无人,见禅师拦住它去路,就又戏弄说:“行呀,我也是积德行善的人,就舍你一块宝地,让你老朽盖—大寺。”全国僧人聚会时,唯潭柘寺的和尚衣着最为美观。华严禅师是潭柘寺的开山祖师,他的身骨存于寺内舍利塔,这座洁白的宝塔,经千年而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