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婴

窦婴手里的遗诏是真是假 为什么他不拿出来保命呢

>>窦婴手里的遗诏是真是假?持真诏观点的人认为,窦婴平定七国之乱有不世之功,得到汉景帝极大信任。因此汉景帝很可能给了窦婴一份遗诏。>>武帝通过腰斩窦婴一家173口于市槽的暴烈手法,震慑朝纲的同时也是威慑王氏外戚势力,不要妄图掌控自己更不要想着再玩乔诏这出戏。其实武帝从窦婴乔诏案嗅到了一个危机,就是王太后已经露出了想掌握朝政的意图并开始采取行动,难保哪天不会以先帝乔诏的方式来控制自己。

汉武帝如何干掉所有对手走向权力之巅

田蚡便以不敬之罪,把灌夫逮捕下狱。由于王太后的施压,武帝不得不派人去调查灌夫的罪行,发现与窦婴所说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就以欺君之罪逮捕了窦婴。按照矫诏的罪名,应当判处窦婴斩首示众。但尽管如此,武帝仍没有想置窦婴于死地的意思。随着窦、田外戚的相继失势,汉武帝终于打通他权力之路的第一关,可以大刀阔斧地利用政治改革对付其他利益集团了。

窦婴之死与“先帝遗诏”

窦婴之死是武帝时期的一个大案。窦婴以为有了先帝遗诏这个尚方宝剑就可以免死了,可事情并非那么简单,最后窦婴以伪造先帝遗诏罪被斩首。于是就给窦婴定了个罪名是“矫诏”——伪造先帝遗诏。因为根据《史记》的记载,窦婴的所谓先帝遗诏只有九个字,叫“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而且根据司马迁的记录来看,当时的人都相信窦婴手上是有一份先帝遗诏的,上面就是这九个字:“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

灌夫被酒害的有多惨?真相是什么

西汉猛将灌夫,被酒精害得有多惨?>灌夫的大名,就这样为人所知。>和灌夫一样,魏其侯窦婴也是一个失去了权势的“怨妇”,两人可谓是同病相怜,成为难兄难弟,也就顺理成章。>灌夫与窦婴交好,是想通过他结交列侯和皇族。如今灌夫来接,实在是迫不得已。>公元前131年,田蚡向汉武帝汇报说,灌夫家在颍川,横行霸道,巧取豪夺,鱼肉百姓,请皇上派人查办,汉武帝说你是丞相,这是丞相的职责,还请示什么。

灌夫作为代国宰相,为什么会爱耍酒疯?

汉景帝任命灌夫为代国宰相,是一个爱耍酒疯的人,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新知小编一起看下去。>随后灌夫成为了中郎将,但是没有过多久却丢了官,后来很多人都称赞他,汉景帝就把灌夫任命为代国的宰相,等到汉景帝去世,刘彻成为汉武帝后,就把灌夫调任到淮阳当太守。后来灌夫喝了酒,要起舞助兴,邀请丞相,丞相没有起身。

刘彻和太皇太后斗法,窦婴到底站在哪边呢?

>宁成事件的发生,意味着刘彻和窦太皇太后的矛盾已经公开化。这时,刘彻想出了一个狠招,让窦婴去查办,相当于逼他表态,看你窦婴到底站在哪一边。尽管暂时窦太皇太后掌控着一切,但她毕竟年老,撑不了几年,如果窦婴胆敢站在她一边,一旦窦太皇太后驾崩,刘彻必然要收拾他。当刘彻决定加快改革时,窦婴又提出应向窦太皇太后禀报。说到底,刘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窦太皇太后本身也是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