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八家之一:吴宏的生平简介 吴宏宏,一作弘,字远度,号竹史、西江外史。江西金溪人,移居江宁(今南京)。>>吴宏自幼好绘事,自辟蹊径。画作大多取材于自然景物及仰慕的桃花源仙境,构图疏密相间,气势雄阔。与龚贤、高岑、樊圻、邹喆、叶欣、胡慥、谢荪合称为"金陵八家",在八家中画风最为粗放,浑融无际,任凭想象,景色细致苍郁,充满了生活气息。偶作竹石,亦有水墨淋漓之致。《国(清)朝画征录、读画录、桐阴论画、安雅堂集、江宁志、清画家诗史》。
看手相之感情线详解_看相大全 看手相之感情线详解1:感情线的尾端出现三叉状红色线是感情线感情线的尾端出现三叉状具有博爱精神,有牺牲自己的利益,来造福众人。红色是感情线化解...是女士佩戴蓝绒晶或石碑护身符。意外死亡造成分离。为十大凶相之首。
赵孟頫画竹 赵孟画竹赵孟以竹石为题材的画,传世较少,现从仅有的几件,来赏析他在这方面的艺术成就。赵孟画竹和他的其他作品一样,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赵氏又是书家,讲求笔法,以书写竹,这是文同所不及的。赵孟也具有同样的寓意。另外,赵氏也有为他人捉刀代笔,但非故意,如为夫人管氏的画添枝加叶。《赵氏一门三竹图》中段系管氏所作。
上海博物馆藏国画(花鸟画一) 上海博物馆藏国画上海博物馆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上海市...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块,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上海博物馆新馆于1993年8月开工,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
[专家点评] 元李衎 竹石图轴 [专家点评]元李衎竹石图轴元李衎竹石图轴(题跋)这幅“竹石图”轴为元代李衎所绘,绢本,设色。李衎字仲宾,号息斋道人,北京人。卒后追蓟国公,谥文简,著有《竹谱详录》七卷。李衎是元代画竹名手,占有重要的位置。这幅“竹石图”是他的名作之一。坡上山石以细披麻皴画出,黑色沉重,以压阵角,石后穿插小竹野树,富有变化。此幅图未署名款,钤印两方,已残缺,可见“李”、“息”字。
[专家点评] 清弘仁 枯木竹石轴 [专家点评]清弘仁枯木竹石轴渐江之画多取法元四家,以黄公望、倪云林两家为多。此“枯木竹石轴”用笔苍涩老到,出枝如戟,钩勒如枯藤,如虫啮木,真老僧境界。画上题“古木鸣寒鸟,深山闻夜猿。唐句也。余偶抹此,虽无可状其意,而空远寥廓,老干刁调,或庶几似其岑寂耳。庚子腊,灯下重题于澄观轩中。弘仁。”庚子为顺治十七年,渐江51岁,去世前三年所画。此轴纸本,纵40.8、横27.9厘米。“新安画派”中之执牛耳者。
[专家点评] 清 周颢刻竹石笔筒 [专家点评]清周颢刻竹石笔筒这件周颢刻竹石笔筒,高15.4厘米,口径13.4厘米。周颢,字晋瞻,号芷岩、芷道人等,嘉定人。其技法集嘉定派之大成,又自出机杼,援南宗画法入竹刻,创凹凸皴法,即所谓“平地花纹刻法”,终成合南北宗为一体、以刀代笔无不如意的新风貌。清代梁同书称其“竹刻精妙不下于朱氏”。此件笔筒平地花纹,以写意画法浅刻竹石图,山石嶙峋,翠竹挺立,一派生机。另一面镌刻七言长诗一首。现藏与南京博物院。
[专家点评] 清渐江 竹石幽居图 [专家点评]清渐江竹石幽居图此图为渐江“竹石幽居图”,纸本水墨,纵58.5厘米、横34厘米。藏天津艺术博物馆。《竹石幽居图》画断崖脚下,孤室筑于巨石之上,疏竹依傍,泉溪回绕,青松与枯木皆挺拔而立,意境简淡清逸,远离尘埃。渐江山石画法出自“折带皴”但用笔更加灵活多变,略有生活气息,表现出自家的风格。渐江安徽歙县人,本姓江,名韬,字六奇。明末秀才,入清后为僧,名弘仁,字渐江。
[专家点评] 清弘仁 竹石流泉图 [专家点评]清弘仁竹石流泉图此为弘仁的《竹石流泉图》,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构图疏旷,笔墨简劲,笔意清洁雅秀。画面上,高山平顶耸立挺拔,台榭上房舍正堂无人,桌上只设一插花瓶,屋旁竹叶健拔,屋前三株古松昂然挺立,景色淡寂萧索。有“疏处不见其缺,旷处不觉其空”之感。款题“竹石居人意,风泉静者心。渐江学人写。”钤朱文圆印“弘仁”,朱文方印“渐江僧”。此画应是弘仁49岁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