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

东周列国故事之齐恒公进贡包茅

管仲回答说:“贵国和敝国都是周天王封的。当初齐国受封的时候有个使命。有谁不服从天王,就由齐国去责备。你们楚国本来每年向天王进贡包茅,让天王祭祀的时侯可以滤酒。这几年来,你们不进贡包茅,天王就责问我们,我们也只好责问责问你们了。这是一件事。第二呐,从前昭王到楚国的时候,楚国叫他坐只破船,就为这个他死在汉水。这事情也得问问楚国。”

东周列国故事之九国结盟

导读:公元前680年,齐桓公打发使臣上周朝报告宋桓公御说不听天王命令的事,央告天王出兵去征伐宋国。陈国、曹国也出兵帮忙。齐桓公把那份礼物奉给天王的使者,答应宋国再加人盟约。这么一来,当初北杏开会通知的九个诸侯,已经有了八国订了盟约,只剩下一个郑国还站在“南蛮子”那一边。

东周列国故事之北杏大会

齐桓公同意照办。齐桓公奉了这道命令,大大方方地通告宋、鲁、陈、蔡、卫、郑、曹、邾各国,约他们三月初一到北杏[齐国地名,在山东省东阿县北]来开大会,一块儿决定宋国的事情。宋国的事是从宋闵公起的。齐桓公就叫人先上北杏去布置会场,会场上有天王的座儿。

东周列国故事之齐恒公之崛起

齐桓公直生气,更恨鲁国。管仲是有主意的:他知道齐桓公不碰几回钉子,不会懂得请教别人。齐桓公就又出了一回兵。齐桓公连着打了两回败仗,自己认了输,向管仲认错。离海较远的诸侯国不得不依靠齐国供应食盐。他说服了齐桓公,分全国为士乡和工商乡。这些事都做得很不错,齐国富强起来了。齐桓公就想多多联络别的诸侯,大伙儿订立盟约,辅助王室,抵抗外族,自己做个霸主。

管仲

管仲画像管仲(汉语拼音:GuanZhong;?托名管仲的《管子》86篇,今存76篇,是以齐国法家为主兼及其他各家学术思想的著述总集。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管仲之所以能相齐成霸,是与鲍叔牙的知才善荐分不开的。管仲的著作,收入《国语·齐语》和《汉书·艺文志》。

丙申太岁管仲大将军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丙申太岁管仲大将军,掌管丙申年流年运势与祸福。管仲幼年时家庭贫穷,与鲍叔牙是好朋友。管仲著有《管子》,其中记载有他治国理身的思想。清康熙年间,道教全真第九代宗师王常月奉旨重修白云观,建元辰殿,供奉六十甲子,管仲被奉为丙申太岁。丙申年生肖蛇与猴年太岁相刑、相破,会情绪亢奋急躁,太过自信,过于激进,易遭挫折,易发生口舌是非、官讼刑灾。

细数中国历史上当过乞丐的帝王

在中国历史上,不止有一个曾沦落为乞儿的帝王。晋文公历经流亡乞讨创霸业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有着19年流亡乞讨经历的帝王,这就是春秋时从公元前636年起当了九年晋国国君的晋文公重耳。文公在位九年间,先与秦国结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秦晋之好”;以后平息王子带之乱,纳周襄王,救宋破楚,称霸诸侯。明太祖朱元璋出家行乞发迹在中国历代帝王之中,还有一位乞丐出身的天子,这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管子

目录经济思想现存《管子》的76篇中,有三分之二的篇幅涉及经济问题。为发展农业,《管子》提出了一系列主张。《管子》重视设置市场。轻重思想《管子》有《轻重》十六篇,都是专门论述商品货币关系的。以法治国《管子》认为,法律是治国之法宝,有之则国治,无之则国乱。礼义治国《管子》也重视道德观念的树立,把礼、义、廉、耻定为国家的“四维”,指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全面继承并发展了管仲的民本思想。

管仲的故事:囚车里的人才

囚车里的人才主人公管仲,名夷吾,谥曰“敬仲”,颍上人,史称管子。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不出管仲所料,公子小白正在莒国的护送下赶回齐国,路上,遇到管仲的拦截。管仲被关在囚车里送到齐国。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买鹿制楚的故事 管仲用计谋控制了楚国的经济达到制国目的。

管仲把齐国治理得很好,征服了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国,辅助齐桓公称霸中原。可楚国不听齐国的号令,齐若不征服楚,华夏就仍不能统一。管仲说完,带大将军们看炼铜去了。他们不知道管仲有何妙计征服楚国。一天,管仲派100多名商人到楚国去购鹿。当时的鹿是较稀少的动物,仅楚国才有。楚成王和楚国大臣闻知后,颇为兴奋。管仲却把鹿价又提高到40枚铜币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