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联合国糖尿病日:让我们一起关注“家庭与糖尿病”

联合国糖尿病日时间:每年的11月14日原为世界糖尿病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发起,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2007年,将“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行为,促使各国...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

晚餐吃不对招来8种疾病

而患高血脂、高血压者,如果晚餐经常进食荤食,等于火上加油,使病情加重或恶化。急性胰腺炎如果晚餐暴饮暴食,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使人在睡眠中休克,若抢救不及时,往往危及生命。尿道结石研究认为,尿道结石与晚餐太晚有关。神经衰弱、失眠晚餐过饱,必然造成胃肠负担加重,紧张工作的信息不断传向大脑,使人失眠、多梦等,久之易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

饮水不当会加重糖尿病病情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出警告,盲目控制饮水量不仅不会减轻糖尿病的症状,甚至会加重病情。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专家徐卫民说,不少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多饮多尿症状,即使口渴也不愿喝水或尽量少喝水。这样虽然表面上看多饮多尿症状减轻了,但却在客观上导致了血糖值升高,在事实上加重了糖尿病病情。根据有关资料分析统计,因饮水不当而诱发病情加重的,占糖尿病患者的一至二成。

糖尿病患者抽烟饮酒易血糖失控

糖尿病患者抽烟饮酒易致血糖失控由于烟草中含有...肾上腺素分泌的物质,当大口吸入香烟时,会使人精神兴奋,血管收缩,这对糖尿病患者是不利的。有研究认为,长期大量抽烟是糖尿病患者血糖难以控制的原因之一,故糖尿病患者最好戒烟。对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来说,空腹饮酒极易导致低血糖反应,部分患者会出现危险,应引起足够重视。糖尿病患者不宜饮白酒。

“用点心代替米饭”不可取

(广州)“少吃饭不吃糖,南瓜番石榴可降糖”,这一流传在民间的说法反映了糖尿病病人对米饭的惧怕,不少人甚至将进食米饭等谷类与糖尿病联系起来,认为吃饭吃得多容易得糖尿病。正因为这样,不少人将米饭与糖尿病直接联系起来。而长期不吃或者少吃米饭,会对胰岛素的正常运作产生负面影响,给糖尿病的发作提供可乘之机。脂肪积累多导致的肥胖,是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启动因素。

老人吃饭别一味求清淡

总之就是一切以清淡,再清淡为主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些老人害怕胆固醇摄入过量,于是选择只吃蛋清,不吃蛋黄,这也是不对的。因为即使是血清胆固醇水平高的老人,只要保证胆固醇摄入量在0.5克以下就可以了。而每个鸡蛋蛋黄的胆固醇含量约为200毫克,因此故意不吃蛋黄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并且,蛋黄中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卵磷脂等有益人体健康的物质,如果舍弃不吃,弊大于利。

木糖醇吃多了也会发胖

而在国内,添加木糖醇的食品也越来越多。因此可以将木糖醇用于家庭蔗糖的代用品,以防止蔗糖食用过多引起的肥胖。但嗜甜食的朋友切不可高枕无忧,木糖醇虽然可代替糖,但吃多了一样也会发胖。而且从理化性质来讲,木糖醇是偏凉的,它不被胃酶分解,直接进入肠道,吃多了对胃肠会有一定...,可能引起腹部不适、胀气、肠鸣。由于木糖醇在肠道内吸收率不到20%,容易在肠壁积累,易造成渗透性腹泻。

减肥误区:光吃菜不吃饭易得糖尿病

不少人以为,"光吃菜、不吃饭"就能减肥。昨天在瑞金医院糖尿病中心举行的首届“让糖尿病享受健康美味”大赛上,内分泌专家指出,“光吃菜、不吃饭”更容易得糖尿病。因此,只吃菜、不吃饭,会导致饮食中油多、蛋白质多,热量猛增,容易得糖尿病。久而久之,胰岛负担过大,导致血糖不能正常控制,结果在“应酬族”中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糖尿病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

每周吃两次清蒸鱼有好处

糖尿病患者一周吃两次鱼,有助于预防其最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阿德勒说,一旦情况恶化,将发展为更严重的肾脏疾病,甚至可能增加心脏病发作的几率。这可能是因为鱼油改善了血脂状况,从而减少了肾病的发生,也有可能是鱼肉中的蛋白质等微量元素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但值得提醒的是,清蒸鱼较比煎炸的鱼,对糖友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