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打胰岛素针会上瘾?医生:纯属扯淡 很多糖尿病患者一听到打「”胰岛素针”都莫名有一种抗拒,甚至会说「”这针不能打,一打就会上瘾的”,那真的是这样吗?@头条养生@头条健康@健康真相官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之分。1型糖尿病是指人体内胰腺中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彻底破坏,失去其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导致胰岛素的绝对不足引起的血糖升高。2型糖尿病则胰岛素的相对缺乏。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体内工厂——胰岛可能功能正常
降糖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正确时间需了解 在服药的过程当中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有些药是需要饭前吃,有些药是需要饭后吃,因为药效不同,所以说选择吃药的时间也就不同。正确时间需了解。抑制α-糖苷酶的药物最佳服用时间是随餐服用。体内的α-糖苷酶的活性如果变强的话,就会让体内的糖分变多,这样就会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所以想要体内的糖分不能分解和吸收,就要抑制住α-糖苷酶的活性。降糖药应该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1型糖尿病患者的梦魇:20多年注意饮食,放肆吃一顿昏迷住进医院 43岁的刘女士就不幸的患上了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原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和胰岛素绝对缺乏所引起的糖尿病,发病原因涉及多种因素。该病有三个特点:1、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期;2、发病一般比较急骤,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乏力消瘦,体重急剧下降等症状十分明显,有的患者首发即有酮症酸中毒;3、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
一天中这三个时间血糖最易「 ”升高”!想要血糖稳,趁早做好5件事 一般热爱健康养生的朋友们心里都会有张「”健康作息时间表”,每天大概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运动、什么时候入睡,都有明确的规划。但你知道吗,血糖其实也有「”时刻表”,一天中有3个时间血糖最易升高,掌握好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控糖功效!早7点~9点清晨醒来时,人体的新陈代谢恢复正常,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具有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血糖小幅升高,这种现象也被称为「”黎明现象”。
空腹和餐后血糖都高?你可能陷入了这7个饮食误区 经常有糖友反映「”空腹血糖高,餐后血糖也高”的问题。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控制好饮食,什么药物都控制不好血糖。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糖友依然存在很多的饮食误区。今天,诺诺就来给大家一一解读。误区1少吃或不吃主食许多糖友认为,既然主食对血糖波动影响大,那少吃或者不吃总可以了吧!于是,每餐吃的主食越来越少,甚至不吃了。正确做法:1、少吃主食是错误的。饮食疗法≠饥饿疗法,如果病友进食量太少(每天主食低于150
18年糖友经验:如果你不想依赖胰岛素降血糖,就听听我的建议 67岁的老胡确诊糖尿病18年了,一开始吃二甲双胍,可是血糖控制的不好,医生又给开了胰岛素,早中晚各10个单位的诺和灵。血糖控制的比原来好,空腹8点多,餐后血糖10左右。但是老胡表示天天...,身心疲惫,既怕血糖不平稳,又怕胰岛素上瘾,心里很郁闷。那么,所谓的胰岛素上瘾是不是确有其事呢?建议糖友要客观的看待胰岛素,才能更好的降糖。
糖尿病患者想要长寿其实也不难,关键要保护好1处,早知道的好 还非常有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保护胰岛功能,才能更好的管理好血糖,健康长寿才有可能只有保护好胰岛的分泌功能,才有可能在血糖升高的时候来更好地控制血糖。少吃有可能会损伤胰岛功能的食物患者平时一定要少吃某些食物,虽然有些食物很受欢迎,但是为了长远考虑还是要少吃的好。其实即便是患者想要长寿也并不难,我们首先需要保护好自己的胰岛功能,这样才有可能稳定血糖。
杨文英教授:除了1型2型糖尿病,还有这种类型的糖尿病没得到正确治疗 现有的分型...将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体胰岛B细胞完全被破坏,不能产生胰岛素,体内胰岛素的绝对缺乏导致高血糖而诊断的糖尿病。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90%的糖尿病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还有一些糖尿病患者,难以将他们分型,其表现既不是典型的1型糖尿病,也不是典型的2型糖尿病。
预防低血糖的7个要点,值得收藏的「 ”救命”文章 本文作者胡新林: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疾病科护士长,糖尿病教育专家。最好运动前后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适量加餐。应根据血糖情况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慢慢加量。对于发生严重低血糖或反复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应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
不想血糖失控,后半辈子被拖累,糖友要牢记6点降糖药注意事项 当血糖升高超过自身调节机制,胰岛素分出现紊乱,血管出现病变,无法再单纯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等来降低血糖水平,就必须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此时药物的作用就尤为重要。对于多数糖友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基本上要终身服用降糖药,以防止更多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早期降糖药服用的情况,也就很大程度决定了一些糖友未来糖尿病的发展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