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马

唐朝春晚演出 言语不慎招杀身之祸

据史书记载,一匹“舞马”偶然听到,便下意识地舞蹈起来,藩镇军官不明就里,以为它中了魔,便下令将其杀掉。唐代是个胸襟开放的时代,“春晚”歌舞来自两方面,一是本土传统技艺,一是西域的舶来品。宴席共持续10多个小时,吃喝退居其次,看歌舞表演成了重点。,在宫廷表演时,曾有走高索的演员失误坠地而死,皇帝下令,降低绳索高度。在唐代军队中,还聘请过女艺人教授剑法,可见当时表演者技艺高超。

[专家点评] 唐 葵花形鸾鸟舞马纹千秋镜

[专家点评]唐葵花形鸾鸟舞马纹千秋镜唐葵花形鸾鸟舞马纹千秋镜拓本唐葵花形鸾鸟舞马纹千秋镜面,径22.2厘米,缘厚0.6厘米,重1375克,是一件典型的盛唐时期铜镜。八出葵花形,镜钮隆起呈半球形,无钮座。钮两侧各有一只翩翩起舞的鸾鸟,两鸟相向,展翅翘尾作舞蹈状。其中一对葵盘形宫灯中分别铸“千”“秋”二字,楷书阳文。特别是骏马口中衔以瑞草作奔腾状,鸾鸟振翅起舞,在制镜工艺上堪称杰作。

[专家点评] 唐 舞马衔杯纹银壶

[专家点评]唐舞马衔杯纹银壶这只唐代的舞马衔杯纹银壶,通高14.4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8.9-9.2厘米,重547克。银壶的两侧采用凸纹工艺各塑造出一匹奋首鼓尾、跃然起舞的骏马。亦有诗描写舞马完成表演后的神态:“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棹尾醉如泥。”此壶的舞马形象正好与书中记载相互印证,是十分难得的文物珍品。

「 ”何家村遗宝”:谁窖藏了大唐美器?美器背后又是怎样的繁华?

徜徉于浩瀚的《全唐诗》中,我们常常被这样的句子深深吸引:「”一样金盘五千面,红酥点出牡丹花”,这是王建眼中的宫廷盛宴;「”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这是杜甫眼中的皇家排场;「”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这是李白在与朋友们开怀畅饮,一醉方休……是的,穿行于历史的隧道之中,我们发现,再美的珍馐也会烟消云散,而真正跑赢时间的,永远是盛载了它们的美器,当这些美器一朝重见天日,涤荡尘埃,一个

月窟龙孙四百蹄,骄骧轻步应金鞞,从舞马盛衰看唐王朝的时代缩影

唐代,舞马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宫廷庆典项目细观舞马这项娱乐活动,其兴衰与大唐王朝的发展轨迹几乎完全吻合,其随着大唐的兴盛而攀登到演绎的顶峰,也最终随着大唐的衰落而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世事无常,令人不禁唏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舞马这项娱乐活动,从其盛衰轨迹,来体味大唐王朝盛极而衰的无常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