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红军

绝对主力:二战苏军十大杰出将领,没指挥几十万人不好意思上榜

作为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力——苏联,其在二战中涌现出的优秀...指挥官并不比素来被称道的德国少。1941年6月战争爆发后成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战争期间,他参与制定和实施了最高统帅部的战略计划以及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库尔斯克会战、白俄罗斯战役、柏林战役等。1945年5月8日,代表苏联接受法西斯德国的投降。1958年3月正式退休,1974年6月18日逝世。

打的就是精锐!号称「 ”皇军之花”的70万关东军,坚持了不到10天

撰文:龙猫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大规模的全球性战争,而二战中的最后一战,就是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全面进攻盘踞在我国东北十多年的日本关东军。尽管从1943年以后不断有关东军部队被抽调到太平洋方面和美军作战,但是到1945年8月,驻守在我国东北的关东军总兵力依然高达70万。1945年8月9日零时,苏军80个师,27个坦克旅,总共150万作战部队、各型飞机3334架,坦克5556辆,火炮和迫击炮26000门。这种状态的日军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为何说朱可夫脱颖而出不是偶然是必然?不仅有指挥能力,关键有人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苏军统帅部尽管有所准备,但面对德军的「”闪击战”,依然被打的一败涂地。斯大林一面以空间换时间,一面命令朱可夫前往前线指挥作战。朱可夫也不负众望,哪里有困难他就冲到哪里,俨然就是一个「”救火队长”。大多数人都知道朱可夫有着高超的指挥才能和组织能力,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就已担任了苏军总参谋长一职;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从集团军司令到总参谋长只用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那他凭什么晋升得这么快

十次打击之说源自斯大林,红军重拳连击解放全部国土

所谓「”十次打击”,也称为「”十次突击”,是以往对1944年苏德战场上苏军战略总攻的一种概括性说法,具体指苏军在苏德战线的十个方向先后实施的一系列战略性进攻战役: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进攻战役;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进攻战役;敖德萨-克里米亚战役;维堡-彼得罗托沃兹克战役;白俄罗斯进攻战役;利沃夫-桑多梅日进攻战役;雅西-基什尼奥夫进攻战役;波罗的海沿岸进攻战役;以布达佩斯战役为中心的若干战役;佩特萨莫

空袭波尔塔瓦:一场给美苏同盟埋下裂痕的轰炸

由于相对于德国空军处于严重的劣势,苏联空军此时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仅仅是其惨重的牺牲:一些苏军飞行员选择了...式撞击的方式,以击落他们无法以其他任何方式击落的德国飞机。不过,苏联能够大量生产飞机,在这一能力的帮助下,苏联空军承受住了惨重的损失,并继续战斗。苏联的航空工业也稳步改进了战争开始时的飞机设计,并研制了一些新型号。到1944年夏天,苏联空军飞机的性能已非常接近与他们所对阵的德国空军的飞机。

莫斯科保卫战之初,苏军一个集团被包围,被俘虏58万人,少数突围

尽管苏联红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德军仍然突破了防御。德军第2集团军突破了苏联红军第50集团军的防线,于1941年9月下旬夺取布良斯克。13日,苏联红军维亚济马集团大部被歼,被围军队一部后来突出重围,有的留在敌后开展游击斗争。布良斯克方面军陷于战役合围的困境后也向后退却,23日,苏联红军布良斯克集团大部被歼。德军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俘虏苏联红军58万人。苏军只有85000人突出德军防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简史(上)1939~1941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简史(上)1939~1941战争开始1939年9月1日凌晨,希特勒诬称波兰侵略德国,出动两个集团军群共57师约150万人的庞大兵力闪电入侵波兰。然而这不过是一场新的世界大战的开始,更加惨烈血腥的战斗即将打响。从1939年9月1日德军发动攻击,到10月6日最后一支波军投降,号称当时欧洲...强国之一的波兰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就灭亡了。波兰的180万大军被消灭了,而德军只有约14万人阵亡,3万人负伤。

短短一年狙 ... 309名德国士兵,36个德国狙击手都不是她的对手

帕夫利琴科第一次上了战场,当一个德军出现在她的瞄准镜中的时候,她果断开枪,只见血花四溅,德军应声倒地。但是当时德军攻势依然很猛烈,所以敖德萨还是以苏联红军的败退宣告结束。1942年6月,她在战斗中不幸被迫击炮炸伤,苏联的领袖斯大林亲自下令把她接到后方疗伤,此时她的战绩是309个,这个数字怕是二战狙击手的最高纪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