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红军

血液里流淌着伏特加,二战时,俄罗斯人如何靠烈酒出奇制胜?

喀秋莎、T-34和伏特加,堪称二战时期苏军的三大制胜法宝。下午2点30分,随着死神般的呼啸声,一阵突如其来的密集炮火,把奥尔沙火车站上的德军和物资列车全部炸上了天。喀秋莎火箭炮是在第二次世界战的苏德战场上,对苏军新式武器火箭炮的一个流行称呼。喀秋莎火箭炮由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研制,取共产国际俄文第一个字母K命名并印在炮车上,同时这也是苏联沃罗涅日兵工厂的武器出厂标记。

苏联红军俘虏60多万关东军,61585名死亡,日本称远远不止

1945年8月8日下午5点,苏联向日本驻莫斯科大使提交战争宣言,并称...行动将在第二天开始。到达苏联远东和西伯利亚后,简陋的居住条件也让一些日本战俘在极低温度下纷纷死亡;苏联提供的数据表明有61585名日本战俘在监狱中因各种原因丧生,其中包括31名将军和607名军官。

库尔斯克突出部之战,深陷绝境的苏军,最终要如何克敌制胜?

库尔斯克,一个被后世永远铭记的地方。当德军在3月4日,对哈尔科夫发起攻击时,沃罗涅日方面军根本无力抵挡,最终只能在3月15日放弃哈尔科夫,向后方撤退。这个时候,库尔斯克就是一个巨大的突出部,好像它就是从苏军战线里伸出来的拳头一样。虽然说靠曼施坦因的计划,击败了苏军,取得了有利的战略态势。有鉴于此,希特勒推迟了进攻库尔斯克的堡垒作战计划,要求曼施坦因先补充部队,然后再对苏军发动进攻。

二战1943年东线奥廖尔战役正式爆发德国第78突击师最后反击作战

奥廖尔战役,是库尔斯克战役期间中间阶段,在7月5日到11日德军的进攻最终以失败告终转入了全面防御。苏联红军趁着德军攻势消退,开始从战略防御转入了全面进攻,奥廖尔战役是库尔斯克的...部分,是苏联红军把握住战场主动权后一次有计划的大规模进攻目的是击溃德国突进库尔斯克市附近第2装甲集团军,间接包围歼灭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为企图。该作战计划早库尔斯克战役爆发前两个月就出现在了斯大林办公桌上。

绝对主力:二战苏军十大杰出将领,没指挥几十万人不好意思上榜

作为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力——苏联,其在二战中涌现出的优秀...指挥官并不比素来被称道的德国少。1941年6月战争爆发后成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战争期间,他参与制定和实施了最高统帅部的战略计划以及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库尔斯克会战、白俄罗斯战役、柏林战役等。1945年5月8日,代表苏联接受法西斯德国的投降。1958年3月正式退休,1974年6月18日逝世。

打的就是精锐!号称「 ”皇军之花”的70万关东军,坚持了不到10天

撰文:龙猫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大规模的全球性战争,而二战中的最后一战,就是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全面进攻盘踞在我国东北十多年的日本关东军。尽管从1943年以后不断有关东军部队被抽调到太平洋方面和美军作战,但是到1945年8月,驻守在我国东北的关东军总兵力依然高达70万。1945年8月9日零时,苏军80个师,27个坦克旅,总共150万作战部队、各型飞机3334架,坦克5556辆,火炮和迫击炮26000门。这种状态的日军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为何说朱可夫脱颖而出不是偶然是必然?不仅有指挥能力,关键有人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苏军统帅部尽管有所准备,但面对德军的「”闪击战”,依然被打的一败涂地。斯大林一面以空间换时间,一面命令朱可夫前往前线指挥作战。朱可夫也不负众望,哪里有困难他就冲到哪里,俨然就是一个「”救火队长”。大多数人都知道朱可夫有着高超的指挥才能和组织能力,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就已担任了苏军总参谋长一职;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从集团军司令到总参谋长只用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那他凭什么晋升得这么快

十次打击之说源自斯大林,红军重拳连击解放全部国土

所谓「”十次打击”,也称为「”十次突击”,是以往对1944年苏德战场上苏军战略总攻的一种概括性说法,具体指苏军在苏德战线的十个方向先后实施的一系列战略性进攻战役: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进攻战役;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进攻战役;敖德萨-克里米亚战役;维堡-彼得罗托沃兹克战役;白俄罗斯进攻战役;利沃夫-桑多梅日进攻战役;雅西-基什尼奥夫进攻战役;波罗的海沿岸进攻战役;以布达佩斯战役为中心的若干战役;佩特萨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