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古文观止》卷十・宋文:欧阳修10篇 苏洵4篇 苏轼5篇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古文观止》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全书12卷,以收散文为主,兼取骈文。

如果苏轼在现代职场,他还会「 ”被贬”吗?

一出手就是文豪泰斗,一出口就能让人灵魂颤抖,虽一生未得重用,却因宠辱不惊,自古便被士大夫们,尤其是同样不得重用的士大夫们极力推崇。他,就是我,不,是我们的男神——苏轼!

连对联都能玩出这么多花样儿,有文化真好

袁世凯因为窃取民国胜利果实,复辟称帝,被举国声讨。其死后,有人赠送一副奇绝怪绝的挽联,以此悼念。上联六字,下联五字,根本不符合对联的基本规范。然而,这副对联的精髓就在于这种对仗的混乱。

人生如梦,何曾梦觉|说说苏轼的梦意识

苏轼虽然有「”治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大志,然而他太富于诗人气质。总是有感而发,不平则鸣。他的才气冠绝一时,流芳百世。但他的五尺之躯却见容不了当权派。他两度遭贬,从三十五岁开始颠沛流离,在一地的居住从来不满三年。他风尘仆仆、跋涉在中国的荒野古道上,无休止地向新的谪居地进发。乌台诗案,是苏轼仕途的第一次重大打击。经乌台诗案,苏轼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后被贬居黄州。苏轼这种人生如梦的观念也并不是一开始就

苏轼最落魄的宋词之作,词牌名还选择了「 ”醉落魄”

苏轼的这一生可谓是经历了漂泊之苦。虽然他的人生不至于和杜甫那样,为了生计到处漂泊,到处奔走。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时代,苏轼就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祖国的东南。他的漂泊完全是因为仕途,一贬再贬,越走越远。但即便如此,也比杜甫要幸运很多,至少他的基本生活有所保障。这样困苦的生活,让苏轼的内心性情都得到了相应的磨炼。使得他对于人生有了独特的感悟。

苏东坡晚年所遇奇人异事

一宋神宗元丰八年三月初五日,神宗驾崩,十岁的哲宗即位于灵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五月六日,诏责授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苏轼复朝奉郎、知登州。六月,告下,苏轼复朝奉郎,起知登州军州事。朝奉郎,官阶正七品。九月十八日,诏苏轼以朝奉郎除礼部郎中。苏轼当日自常州赴登州太守任。十月十五日,苏轼抵达登州。

《朝中措》:文坛领袖的复杂心绪

范仲淹形象范仲淹推出十条改革措施,遭到公卿大臣们的强烈反对。其中一名诬告者竟是欧阳修的外甥女张氏。根据宋律,这个罪名一旦坐实,欧阳修需服刑三年。于是当场填《朝中措》一阙,送给刘敞:平山栏槛倚晴空。平山栏槛倚晴空此时,欧阳修文学上的地位冉冉上升,一副文坛领袖的气度。这种带有禅意玄思的人生感喟,正来自其师欧阳修"行乐直须年少"的感慨,算是对《朝中措》一词的发挥。

这位宋代的江西才子,为何让历史铭记了千年?

1公元11世纪的中国,文化圈最牛的,其实就两拨人:一拨是四川眉山苏轼他们家,另一拨是江西人。1045年,江西分宁(今修水)。黄氏家族迎来了一个男娃。尽管是家中的第二个男娃,父亲黄庶仍旧十分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