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联军

清朝咸丰帝即位

在167年前的今天,1850年3月9日,清朝咸丰帝即位。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国即在金田起义,且三年左右就危及北京,咸丰帝屡派兵将镇压太平天国及各地农民起义。网络配图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咸丰帝命清军加强大沽口防务。英法联军进攻北塘,咸丰帝在清军与英法联军激战之时,竟令清军统帅离营撤退,大沽再次沦陷。

中国海外回流文物的现状和反思

2月24日,巴黎大事法庭针对中国追索文物律师团提交的圆明园鼠首、兔首铜像禁拍令申请作出正式裁决,驳回原告关于要求停止拍卖,禁止拍卖的诉讼请求。中国作为同盟国成员签署了该宣言,也就是说,中国保留战后追究战争期间的任何被掠夺、转移财产,包括掠夺、转移文物的行为的权利。当前我国促进非法流失海外文物返还的基

西洋版画中的中国近代史

西洋版画中的中国近代史陈丹青将石印画、铜版画与今日的影像媒体相提并论,称之为“传播利器”。正在该馆进行的“西洋版画与北京城”展览,展出了一批年代介于英法联军和庚子事变两个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英法两国石印版画与铜版画,共有180余幅。形诸当时的新闻工作者兼版画家笔下的事件,涵盖了北京当时的风土人情和英法联军入侵北京、义和团运动等事件,更有中国人与西方人鏖战的场景。

历史上的今天3月9日 清朝咸丰帝即位

1850年3月9日清朝咸丰帝即位在166年前的今天,1850年3月9日,清朝咸丰帝即位。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国即在金田起义,且三年左右就危及北京,咸丰帝屡派兵将镇压太平天国及各地农民起义。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咸丰帝命清军加强大沽口防务。英法联军进攻北塘,咸丰帝在清军与英法联军激战之时,竟令清军统帅离营撤退,大沽再次沦陷。英法联军攻占天津,随即向北京进犯。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皇帝病死于热河。

历史上的今天12月29日 英、法军队攻陷中国广州

1857年12月29日,英、法军队攻陷中国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当时默许广东人民排外的活动,包括袭击英军舰,对一切外国的投诉均置诸不理,1856年亚罗号事件发生后,叶名琛对英态度强硬,毫无诚意,不赔偿、不道歉,只答应放人,此举令英国方面极为不满,复以英国企图修改《南京条约》亦遭清朝拒绝。英法两国遂以此为借口联兵攻打中国。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俘虏了总督叶名琛。

第二次 ... 战争

因其实质是...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而得名,又称英法联军之役。清...予以拒绝并处分奕山,1860年战争失败后清...与俄国...签署中俄《北京条约》确认《瑷珲条约》。...战争后,西方...列强相继侵入中国。清...表示拒绝,交涉没有结果。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但仍被清...拒绝。第一次...战争后,广东民间排外活动时有发生。叶名琛忠实执行清...的政策,不事战守。侵略军占领广州期间,当地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奕䜣

咸丰帝病逝于热河后,奕訢与慈禧合谋发动辛酉政变,又称北京政变,剪除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等为首的8大臣。权欲薰心的慈禧深恐权力日益膨胀的奕訢对自己的统治地位造成威胁,除极力拉拢之外,又几次借故免除奕訢的全部职务。奕訢在家前后长达10年之久。经过慈禧太后的几次罢免和起用,再加上年事已高,奕訢意志消沉,只求多福乐道,这在其府邸的堂号和诗文中多有反映。

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像僧格林沁,清朝蒙古亲王、清军将领。僧格林沁受命为参赞大臣,与奉命大将军、惠亲王绵愉部署抵御。五年春,先后在直隶东光县连镇和山东茌平县冯官屯围歼太平军,俘其首领林凤祥、李开芳,以功晋封亲王。次年英法联军扩大侵略战争,僧格林沁失守大沽、天津,继败通州八里桥,致北京失陷。九月,奉命率兵镇压山东、河南、安徽各地捻军等抗清武装。此后捻军实行流动作战,僧格林沁穷追于豫鄂各地,但屡遭挫败。

史学家王开玺驳火烧圆明园三误论还历史真相

史学家王开玺教授近日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指出,“上述三种说法,皆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应该修正以往有关侵略者焚毁圆明园原因的种种错误观点,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后,英军头子额尔金为了消灭劫掠的罪证,因而下令放火焚毁圆明园。英军头子额尔金等人是为了消赃灭迹,同时为了对清帝加以严厉的责罚,故而决定焚毁圆明园的。这其实是焚毁圆明园的一个借口,并非其真意所在。

揭秘纵火烧圆明园者为英军,放火不是初衷

纵火烧园者为英军-历史揭秘>“当年英法如何达成一致行动意见?掠走的文物如何分配?”>战争起因>火烧圆明园不是来华初衷>据西方史料记载,英法联军最早来华的军事目的不是烧圆明园,而是要求中国兑现中英、中法《天津条约》。迷了路的英军随后赶到,下令火烧了这座旷世园林。>在洗劫火烧圆明园后,英法联军在北京成立了战利品分配...会,英法各3个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