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

[专家点评] 唐怀素 自叙帖之一

[专家点评]唐怀素自叙帖之一此为唐怀素的《自叙帖》,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专家点评] 明文彭 五言草书律诗

[专家点评]明文彭五言草书律诗此为明文彭的《五言律诗》。文彭,文徵明长子,字寿承,号三桥,长洲人,家学渊源,仕为国子博士,善书画,精于篆刻,不袭文迹,自成一家。与何震共称“文何”。《五言律诗》是文彭吟咏的诗章,闲散不失章法,错落有致,神采风骨,兼其父文徵明和孙过庭之长,甚见功力。

[专家点评] 明宋濂 草书王诜烟江叠嶂图跋

[专家点评]明宋濂草书王诜烟江叠嶂图跋此为明宋濂的《王诜烟江叠嶂图跋》。宋濂,字景濂,呈潜溪,又号玄真子,祖居浙江金华,曾因擅长文学得到朱元璋重用。此图跋,用笔清丽婉约、激扬豪迈,行草相杂,使整篇气韵生动,有明代书法的典型风格。

[专家点评] 明戚继光 草书送李小山归蓬莱诗

[专家点评]明戚继光草书送李小山归蓬莱诗此为明戚继光的《送李小山归蓬莱诗》。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腹号孟诸,山东蓬莱人。为保海疆,率军抵抗倭寇入侵,人称“戚家军”,战绩累累,升福建总督。此诗书是为送友人李小山即兴而作,用笔奔放骏朗,如领军战场,勇往直前,现意气风发之势。

[专家点评] 明陈淳 草书白阳山诗(部份)

[专家点评]明陈淳草书白阳山诗(部份)此为明陈淳的《白阳山诗》。《白阳山诗》卷书体师米,圆润清媚,率意纵笔,稳健老成,是陈淳晚年之作。陈淳,初名淳,字道复,后以字行,别字复甫,自号白阳山人。书画受业于文徵明。擅写意花卉,与徐谓并称“青藤”、“白阳”,山水学米友仁。书工行草,是晚明狂草大家。

[专家点评] 明邢侗 草书临王羲之书

[专家点评]明邢侗草书临王羲之书此为明邢侗的《临王羲之书》。邢侗字子愿,山东临邑人。官至陕西行太仆卿。家资巨富,后中落。善画,能诗文,工书,遍临魏、唐、宋诸大家,尤好右军书。当时与董其昌并称“南董北邢”,又与米万钟,张瑞图并称“邢、张、米、董”。此《临王羲之书》草书作品,极具法度,纵横浑丽,自然呼应,神采奕奕。

[专家点评] 明吴承恩 七言草书律诗

[专家点评]明吴承恩七言草书律诗此为明吴承恩的《七言律诗》,现珍藏于扬州博物馆。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人。晚年致力写作《西游记》声名远扬。工书法,师二王、虞世南,欧阳询,点画丰腴,劲秀俊朗,是当时颇具影响力的书法家。《七言律诗》扇面为吴承恩三十五岁时作,洒脱俊秀,行草相间,体势开阔。吴承恩流传墨迹罕见,此当是难得佳作。

[专家点评] 明文徵明 七言草书律诗四首

[专家点评]明文徵明七言草书律诗四首此为明文徵明的《七言律诗》草书,师张旭、怀素狂草风范,纵横起伏,迂回飘逸,笔力雄健,富有韵律感,不失为狂草精品。文徵明,长洲人。初名壁,或作壁,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工书善画,书模宋、元,亦专法晋、唐。行草笔法智永,大、小楷学黄庭坚,隶书法钟繇,山水师沈周,人称其兼有赵孟、倪瓒、黄公望之体。又善画花、鸟、竹、果。为明四大家之一,创吴门画派。

[专家点评] 明倪元璐 草书扇面自书诗

[专家点评]明倪元璐草书扇面自书诗此为明倪元璐的《自书诗》。倪元璐,字玉汝,号鸿宝。擅山水,清润古雅,工书,其书法沉郁含蓄,方整纵肆,与当时恬美书风有很大差别,是晚明新书风代表。《自书诗》扇页,体势左纸右高,生动畅快,苍劲流美,超迈中透出灵秀逸趣。

[专家点评] 明祝允明 《致元和》草书手札

[专家点评]明祝允明《致元和》草书手札此为明祝允明的《致元和》草书手札。书学深厚,真、行,草诸体皆能,尤擅草书,被称为“明代草书第一人”,有“拔山草书天下无,妙洒岂独雄三吴。”之誉,传世墨迹有《手札》《饭苓赋》等。《手札》为祝允明所书信件,其书流流畅自然天真烂熳,极富表情,呈现出祝允明高妙的书法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