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

微财转轮王施身

微财转轮王施身释迦牟尼佛则继续说道:“善男子,妙喜、伸手与胜施、精劝、花藏、慧光灭迷乱共六位菩萨,乃我令他们初发菩提心,你们应谛听此中缘由。无数劫前,我们现今所居之剎土那时名为无尘山顶剎土。于某一大劫中,众生寿命一百岁时,有一莲花端如来教法已入形象法时期。我那时已成整个世界之转轮王,名微财转轮王。当时我有王子一千名,我令他们皆发菩提心,且使他们出家,以便在莲花端教法中广弘佛法。当时众王子中有六位不

让你顿悟人生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已证阿罗汉果的比丘和他的徒弟小沙弥在路上走,罗汉在前面,沙弥背着东西跟在后面走。到一定的功行便有一定的境界与受用,如证四果阿罗汉便有三明、六通、八解脱,永超三界了生死;修证达到菩萨的初地位时,能入百三千大干世界,二地菩萨能入千佛剎,到八地菩萨能入无量佛剎,到成佛时则证穷法界,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悉皆现前,福德、智慧、神通、自在悉皆圆满具足了!“理智行为心日月,菩提心是道枢扭。”

对所有天下众生发菩提心

对所有天下众生发菩提心有个船长,遇到强盗要...船上的500个商人。因此,船长由对强盗产生很大的慈悲心而...了他。船长当时针对强盗发出了菩提心,得到这么多的功德;如果我们针对所有天下众生发菩提心,力量更是不可思议,未来的功德更会往上增长。有人说,我现在没有能力利益众生,这样发菩提心是不是说空话了呢?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先从一个愿望和一种发心开始的,先想才能做。

行菩萨道从最有缘分的众生做起

行菩萨道从最有缘分的众生做起做任何功德,都应该有前行发心殊胜。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都属于世俗菩提心。为了某某众生,或者为了一部分众生想修持成佛,都不属于菩提心。虽然是为了一切众生,但是去修行的时候,还是要从自己身边这些有缘分的众生做起,先把与自己最有缘分的众生度好,然后再慢慢扩大范围。把家里的事做好,为家人做家务,都是发菩提心,都是行菩萨道。

净慧法师:富商和乞丐儿子的故事

父亲一看到儿子走了,就让使者去追,穷子吓的赶紧跑。这时使者想强行带穷子回去,但父亲赶来阻止了使者。穷子听他父亲这么一说,得未曾有的大欢喜。这一品是说,这些将来承载佛法或者成佛的穷子,一定是菩萨行人。

往生:十种净业助行

欲想决定往生极乐世界,或希望上品上生,除了具足信愿行外,还要兼修众善,回向发愿,作为助行。释尊在观无量寿佛经中,教导韦提希夫人,欲想往生极乐国土,当修十种净业。能报师恩,亦是净业之一。三业清净,既是人天正因,亦是往生佛国的净业。在皈依三宝的虔诚意识中,奉行佛的正法,持戒,修福,念佛求生净土,以此净业,决定可以往生佛国。

要往生极乐该如何发心?

若不相同,应当如何将出离心长养成菩提心?但从净土特有的立场来看,菩提心就是深信切愿之心,深信切愿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出离心,可以说是菩提心的前方便。由现前的苦难生起厌离厌苦之心,由厌苦之心生起要往生极乐之心,由往生极乐之心要生起我圆满福德智慧资粮后再回来度化原来像我那样苦难众生的心。

单单念佛不能往生,一定要发菩提心

1佛在《无量寿经》上教给我们,往生的先决条件是“发菩提心”。我讲得很清楚,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就是菩提心。我们在处事待人接物里面,用菩提心把自己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统统磨掉,我们念佛一向专念,才决定得生。如果只有“一向专念”,没有“发菩提心”,还是不能得生,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特别是念佛堂的同学,不能不提高警觉,要常常提醒自己:单单念佛不能往生,一定要发菩提心。

无量寿经讲记 三辈往生安乐国土

返回目录圣严法师:无量寿经讲记三辈往生安乐国土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往生时到底是谁来接引?

但《观经》中,如第十五观中品下生者,临终时没有佛来接引,下品中生者是化佛、菩萨来接引。下品上生者是观音、势至来接引,下品下生者则为金莲花接引。如果你统统放下,你就是一句弥陀念到底,大概你将来往生是上上品往生,弥陀、观音、势至都会来接引你,这才是真实的利益。往生虽然是易行道,也不是想象当中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