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因何背上“阴险”之名? 源自于人事 ... 言外之意,胡适为人阴险,不可深交。那么,真实的胡适究竟如何,为何会被指为阴险?武夫力扶桐城派说胡适阴险,源自于人事...。不久后,胡适还被推举为《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的负责人。当年曾对胡适颇为不敬的“温州派”的林损、许之衡也被解聘。14年后报了仇胡适这番改革有利于提升北大教学水准,但操作存有争议。有趣的是,曾夸赞胡适“毫无阴谋气”的温源宁,不久后也被胡适停了系主任之职。
民国征婚广告五花八门 蔡元培明示“不娶妾” 单身男女们,纷纷通过“征婚”的方式去追求个人姻缘。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征婚广告词就是这么任性早在1900年前后,蔡元培、章太炎等名流就先举起了征婚招牌。1930年第1期的《青天汇刊》上,收录了一位男子的征婚启事。“某君”共提出了六项条件。“某君”最后保证:“不合原信寄还,绝对代守秘密”。无独有偶,该刊物还登载了一位“静娜”女士的文章,好像是对“某君”征婚广告的回应。
民国取士无严格规范 学生曾边吃包子边答辩 边吃包子边答辩民国取士,没有很严格的规范制度,即便是北大、清华这样的高校,选学生也是以才为主,不拘泥于严格的考试程序。周法高获得考试资格后,在重庆傅斯年寓所参加口试,由于答辩时间很长,午间他一边吃着包子,一边回答老师问题。民国文人的傲气,不仅在于毫不掩饰的赞扬,更在于明目张胆的无视。虽然居高自傲,但是民国文人的敬业精神令人感佩。
民国时蔡元培在北大首推“学分制” 蔡元培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发展追其根源,起源于选课制的产生和发展。...运动前后,我国的一些教育家从日本或欧美引进了学分制,如张伯芩在天津南开大学实行积点学分制和选科制。我国正式推行学分制的标志是1918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实行的“选科制”。此后二、三十年,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行学分制。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其课程参照当时的哈佛大学,也采用学分制。
... 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谁 为什么教科书不愿提及这些人 虽然...运动如今已经成为国人的常识,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对其有足够的了解,即便是“...运动组织者和领导者究竟是谁”这样一个老问题也鲜少有人能够回答得上来。...运动到底是怎样发生的?那么,谁是...运动的发动者和领导者?然而,...运动并不完全是自发的,而是有它的发动者,也有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国民外交协会1919年4月30日收到的梁启超要求拒绝签字的来电。
... 运动火烧赵家楼学生杨振声两度被捕后释放 ...运动期间,杨振声积极响应,和北大学生一起参加了...和火烧赵家楼事件。杨振声也因此两次被逮捕两次被释放。杨振声、许德珩等少数想维持秩序的学生被捕。杨振声等被逮捕到警察厅,立即遭到审讯。在社会各界的积极营救下,5月7日,杨振声等获释出狱。5月10日,京师检察厅将杨振声等32名学生传唤到庭进行正式审讯。警察当局拒绝了杨振声等学生代表的要求。杨振声又被捕了。
哪位北大校长曾在御前会议上慷慨陈词遭慈禧冤 ... 许景澄与太常寺卿袁昶对西太后导演的这场闹剧非常反感,两人在御前会议上慷慨陈词,要求取缔义和团无法无天的活动,保护使馆、学校和铁路。袁世凯死后,蔡元培回国,接任北大校长。会议开了一半,...来了。消息传开,轰动了北京城。到了9月底,政协开了一次总结性的批梁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