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

徐世昌

徐世昌,中国清末官僚,北洋...总统。1879年徐与袁世凯结为盟兄弟,得袁资助北上应试。辛亥革命爆发,徐力主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1914年5月袁世凯任命徐世昌为国务卿,冯国璋次年袁公开推行帝制,徐以局势难卜求去,退居河南辉县水竹村。因要求讨袁护国军停战议和遭到拒绝,徐任职仅一月即力荐段祺瑞继任。1918年10月徐世昌经皖系操纵的安福国会选举为总统。在北洋军阀各派系的斗争中,徐世昌惯以元老身分和居间调和者的角色因势操纵。

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由此成为全面控制北京中央政权和部分地方政权的政治...集团。次年,孙中山反袁起义失败,袁世凯当选为正式大总统,北洋军阀进入鼎盛时期。不久,袁世凯称帝败亡,北洋军阀一分为三,形成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三大派系,为争夺北京中央政权和各省地盘展开激烈角逐。12月,退回关外的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所部列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北洋军阀历史宣告结束。

护国战争

编云南陆军为护国军第一、二、三军,由蔡锷、李烈钧分任第一、二军总司令,统兵出征;唐继尧兼任第三军总司令,留守云南,护国战争正式爆发。洪宪帝制护国军以夺取四川为首要目标。3月15日,陆荣廷宣布广...立,护国战争达到...。7月14日,唐继尧通电撤销军务院,护国战争宣告结束。护国战争推翻了洪宪帝制,埋葬了袁世凯,具有革命进步意义。

洪宪帝制

洪宪帝制,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10月6日,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国民代表一律“赞成”君主立宪,并推定参政院为国民大会总代表,上书推戴袁世凯为...皇帝。袁帝制自为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众叛亲离,内外交困,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二次革命

因其宗旨与两年前的辛亥革命一脉相承,被孙中山依次称为“二次革命”。中国...称二次革命的原因是善后大借款及宋教仁被刺案,这些説法亦遭人质疑。虽然南京第八师等部于8月11日重新举起讨袁旗帜,再次宣布南京独立,并演出了一场有声有色的南京保卫战,但终因寡不敌众,于9月1日失守,从而宣告了二次革命的最终失败。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南北和谈

南北和谈,中华民国初期南北...举行的两次议和谈判。11月26日英国驻汉口总领事葛福出面“调停”,12月2日南北双方达成武汉地区停战协定,12月18日南方总代表伍廷芳和袁世凯的全权代表唐绍仪,在上海英租界南京路市政厅举行首次会谈,达成了湖北、陕西、山西、安徽、江苏和奉天的停战协定。此后和谈的主要内容是秘密磋商关于清帝退位后的优待办法及孙中山辞职和袁继任总统等问题。这次南北和谈以袁世凯篡夺最高权力而告终。

袁世凯

袁世凯闻讯率领清军干涉,使事大党重掌政柄。时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蓬勃开展,袁世凯捐资参加强学会,以示赞同维新。次年6月,袁世凯升任工部右侍郎。袁世凯表示极力拥护,并借机扩大自己的权力。15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辞职,参议院一致选举袁世凯继任,并议决请他到南京就职。同年10月,袁世凯派军警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并取得列强的正式承认。

梁启超

梁启超对知县提出的问题均对答如流,显得才华出众。中举后,梁启超回到新会拜谢祖先,庆祝一番。光绪十七年九月,梁启超收到李端棻的来信,催其速入京完婚。后根据李建议,为与《万国公报》区别,改名为《中外纪闻》,十一月初一日正式出版,以梁启超、汪大燮为主笔。同时梁启超和康有为参与起草《强学会序》,初步打开士大夫闭塞的思想。强学会解散后,梁启超得知汪康年在上海筹办报馆。

载湉

载湉经过嗣称帝,与慈禧太后形成了“母子”关系。载湉有父亲奕譞在毓庆宫照料自己读书,但君臣之礼,取代父子之情。载湉诏李鸿章回北洋,部署海防事宜。为了归政后更有效地控制载湉,慈禧太后把自己的内侄女都统桂祥女叶赫那拉氏给载湉做皇后,即后来的隆裕太后。

善后借款

善后借款,1913年袁世凯以办理善后改革为名,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进行的非法借款。善后借款是列强与袁世凯之间的一笔政治交易,帝国主义通过苛刻的借款条件,从中国攫取到新的重大特权和经济利益;而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财政上的支持,镇压了南方革命党势力,相对地巩固了北洋军阀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