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

三国谋士们的见识,究竟有多大差距?

三国乱世武将们,执锐攻坚光芒四射;谋士们,纵横捭阖光彩夺目。在这些谋士当中,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生命的长短不同,尤其是所跟随的主公所作出的业绩不同。所以他们最终的名声大小不同,是最终的官位更是高低不一。其实,很多谋士只能是和武将们一样,就是一件大事来临,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看主公是否采纳,像诸葛亮一样,主公有耐心坐下来听取你纵论天下形势的不多。

白马义从,这支汉末幽州的胡骑克星,为何在大戟士面前一败涂地?

近一段时间,冷兵器研究所已经通过《五部飞军,所当无前!这支吓破魏军胆的蜀汉精锐究竟来自何方?》和《他们才是长坂坡的真正主角:三国最强甲骑具装为何神秘消失?》两篇文章,介绍了三国时代的两支精锐部队——无当飞军和虎豹骑。本文则将继续介绍三国时代的另一支精锐部队——白马义从。在山河板荡波诡云谲的汉末时代,公孙瓒无疑是典型的对胡鹰派。

当我们畏惧对手强大时,请看下曹操的这两次示弱,会明白两个道理

长安再遭劫难,落入李傕和郭汜之手,但这两人根本不想如董卓一样,再引来一个18路诸侯讨伐。起码表明,我曹操对汉献帝忠心。并还差点扣留了曹操派去的人。但曹操却根本不在乎,因为这就是曹操的一次示弱。那么曹操为何要向朝廷进行这次示弱呢?那么曹操的这两次示弱,透露出什么样的道理呢?其实就两个道理。

刘表没有出兵攻打许都,仅仅是因为胸无大志?

对刘表最出名的一个评价来自于贾诩:「”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认为刘表在升平盛世可以位列三公,但是处事没有机变,疑心太重,决断力不够,在乱世之中不会有什么作为。更为直接地说,刘表就是个座谈之客。刘表出生于公元142年,史书记载他:「”长八尺余,姿貌甚伟”。三国志记载人长相的并不是很多,况且刘表不仅个子高,长相也很好,连诸葛亮都要比他差一截,三国志只说诸葛亮身长八尺,却没有

天子尚在,为何袁术就敢悍然称帝?你也不看看他的实力有多强大

公元197年初袁术在寿春悍然称帝,建号仲氏,在汉献帝东归迁都许都之后,袁术此举无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一下子把自己置于天下诸侯的对立面被群起而攻之,最终众叛亲离吐血而亡。不过如果你看看当时袁术的实力有多强以及天下的大局,加上袁术当时玉玺在手,或许你对袁术称帝的愚蠢行为会有新的认识,那么袁术称帝时的实力有多强?坐拥三州十一郡之地,曹操袁绍都不如他,我们一一来看一下。

云中张杨:吕布唯一的铁哥们,官居大司马,却为救吕布被部下反 ...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上一期我们聊了三国故事中非常常见的武将单挑到底是不是真的,引出了吕布曾经真正在战阵之上单挑的战例→_→三国故事里的武将真的会单挑吗?对,吕布真的单挑过本期我们再来聊聊三国时期和吕布大有关系的一位,甚至可以说是吕布一生当中关系最为要好的铁哥们,他就是东汉末年的将领张杨。张杨是云中郡人,年轻的时候以勇武闻名并州,并出任武猛从事一职。

官渡之战后曹操打算南征刘表,为什么却会被荀彧阻拦?

本文系作者五月六月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官渡战后,袁绍收缩邺城,曹操打算南征刘表,消除心腹之患。荀或不同意,他对曹操说:「”袁绍打了败仗,我们不应当让他休养生息,卷土重来,应彻底平定河北。如果我们大军南征,远涉江汉,万一袁绍从背后偷袭,那对我们就不利了。”曹操认为有道理,把大军部署在黄河岸边,随时准备给袁绍以致命的打击。横归河北公元202年五月,逃回邺城的袁绍,积郁成疾,吐血而死。袁绍有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