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他是北宋最闪耀的将星,却为何成了朝廷中的众矢之的? 这是头条号「”懒龙说”的第56篇文章我和大部分人一样,最开始读史的时候都是先挑自己喜欢的朝代开始读,比如秦汉、隋唐这样的大众认知中比较气魄宏大的王朝。而当读到宋朝的时候,却总是觉得有点憋闷,宋朝虽然在文化意义上是中国整个古代几乎是最风雅的时代,但是在开疆拓土、保家卫国上却总是显得乏善可陈。对于此史学界有一种说法,叫「”北宋缺将,南宋缺相”。而在北宋本来就乏善可陈的名将序列之中,除了开国那一批将领之
西夏王朝的建立:完全是被北宋逼出来的一个国家 无论是强盛的大唐,还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以及960年建立的大宋,党项人都一一臣服。但982年,发生了一件来自党项内部的告密信,改变了这种臣服关系。对北宋而言,这是统一国家的大业,而对党项人而言,这是关乎民族存亡的时刻。西夏王朝的奠基者——李继迁李继迁时期:倚辽抗宋李继迁反宋的原因:982年,赵光义下诏,让党项贵族迁居汴京,党项首领、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等人只能遵从。
西夏被蒙古所灭后,党项贵族去了哪里? 西夏,本来就是个不该出现的政权。那么到了蒙古铁骑一统天下之后,西夏皇室,党项贵族们去了哪呢?1226年,成吉思汗兵分两路,向西夏发动最后的进攻,这就是蒙古灭西夏之战。此时西夏国力已衰弱不堪,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蒙古最终将灭亡西夏。亡国后,除了部分皇族被...,党项贵族们并没有被灭族。另外,据说西夏灭亡后,有一支拓跋贵族率领部众迁徙到了四川、...一带的康定地区,在那里重新建立了一个小小的王国——西吴王国。
宋朝最短命的少年天子,政绩不亚于汉唐,曾出兵重创西夏。 神宗死后,年仅九岁的赵煦继位。新政重启后,王安石的新法也全面恢复。赵煦将曾布、张商英等一众新党全部启用,并召回名将章楶重新主持西北军务。赵煦还一改北宋多年来柔弱的作风,主动派兵攻打西夏,发起了洪德城、平夏城等战役,重创了西夏军队,收复了旧党割让过的土地。然而一切在好转的时候,年仅二十四岁的赵煦突然暴病而亡。他的死也成为了大宋子民之痛。
史海回声:为什么说西夏是北宋最痛恨的敌国? 要说北宋最痛恨的政权,当数这个在北宋周边敌对国家中实力相对较弱的西夏。可以说,北宋对于无法战胜辽国,思想上并无太多羞愧感。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因平定黄巢起义有功,一度帮助唐军收复长安,被封为夏州节度使,管辖夏、绥、宥、银四州,赐国姓李,这支党项羌武装被称为定难军,甘愿成为历朝中原王朝的藩属国,长期以来双方都相安无事。宋太宗大喜,授予李继捧彰德军节度使,认为他忠心于宋朝。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都饮恨!神秘的西夏王朝为何没有史书记载? 西夏自正式建国到1227年被蒙古覆灭,前后历经190年,传十帝,是当时中国西北部的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也正因为这样,西夏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元代修史书时,包括宋史、金史、辽史都有专门的记载,唯独将西夏遗漏,显然是故意为之。那么,西夏为何被忽略轻视呢?关于西夏的种种也因为史书记载的匮乏而显得神秘,下面萌月关我来分析一下西夏之所以没有史书、被忽略的几个原因。
成吉思汗:是属于蒙古帝国的,还是古代中国的? 还记得以前上初中时,课本里都把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算作中国,叫做「”我们”的成吉思汗,仿佛那是「”我们”最强大的时代,连欧洲人都打趴下。但随着时光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好像不完全是那样。实际上,1963年10月22日,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新殖民主义的辩护士》,其中是这样说的:「”成吉思汗是当时蒙古的汗,中国和俄国,都是遭受侵略的。成吉思汗在1215年侵入中国的西北和北方的一部分,1223年侵入俄
我们该怎么对待西夏文化?有个西夏女人让今天某些人的研究跑偏了 中国各民族文化枝繁叶茂,中华文化根深干壮,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也是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精神的血脉。但是,当下有些人在研究中国各民族文化时,却往往会发生跑偏现象。
西夏王陵被盗掘一空,考古专家怒踹墓墙,却一脚踢出个了上亿国宝 众所周知,一般大型的墓葬都是位于中原地区,像陕西、河南两个文物大省,地下的王陵可谓是非常多。在宋朝时期,我国西北部有着一个国家西夏,它是党项人在中国西北建立的政权,它历经了十位皇帝,享国189年。虽然西夏比辽、宋面积都要小,但是在宋夏战争和辽夏战争中大获全胜,在当时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有一个国家,成吉思汗攻打六次都失败了,至死也没有灭掉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成吉思汗征服中原的绊脚石,六次攻打失败,他临死前也没有灭掉的西夏国。为了能更快速灭掉金国,成吉思汗决定先将金国的盟友西夏国灭绝。第一次成吉思汗攻打西夏只是探探西夏实力,这次突袭抓了很多西夏俘虏。又过2年蒙古军三次攻打西夏,这次西夏惨败向金国求助,金国却拒绝了。可是当时蒙古已经攻打了别的部落,没有很多兵力攻打西夏,所以最后也没能完全收复西夏,直到成吉思汗死前也没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