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历史上的今天10月18日 革命军 ... 与清军恶战

1911年10月18日革命军...与清军恶战在102年前的今天,1911年10月18日,革命军...与清军恶战。1911年10月18日,武汉军...由姚金镛等率队向刘家庙清军进击。革命军伤亡惨重,不断退却。革命军方稳住阵脚。下午,革命军再次发动进攻,同时伏击满载清军援兵的火车,清军向滠口败退。30日,双方大战,黄兴挺身督战,力不可遏,革命军节节后退,追随熊炳坤的只剩下三四个马弁。31日,革命军在市区阻击清军,敢死队奋勇...敌。

历史上的今天11月4日 袁世凯下令解散 ...

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在102年前的今天,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1913年11月4日,为进一步扫清复辟帝制的障碍,袁世凯下令解散...,并取消...籍议员资格,收缴其议员证书。26日,袁世凯组织御用的政治会议,以篡夺国会的职权。1914年1月10日,袁世凯宣布解散国会,将议员资遣回籍。2月28日,袁世凯又下令解散各省议会。

历史上的今天12月11日 袁世凯称帝

1915年12月11日袁世凯称帝在100年前的今天,1915年12月11日,袁世凯称帝。1915年12月7日,北京及各省投票推戴一律告竣,上报参政院,并推定参政院为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12月11日上午9时,举行解决国体总开票。各省的推戴书上一致写着:“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皇帝,并以国家最上完全...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参政全体起立,一致通过。当天中午,袁世凯接到推戴书,立即发回,并申令“另行推戴”。

历史上的今天4月27号 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在105年前的今天,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23日,黄兴潜入广州,成立起义指挥部。26日晚,黄兴召...议仓促间决定起事。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西北军阀冯玉祥出生

1882年11月6日,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冯玉祥出生。冯玉祥,字焕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县,生于直隶青县,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1921年7月后任第11师师长、陕西督军。9月17日在绥远五原誓师,任国民革命军联军司令,率领西北军出潼关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3月与阎锡山组成讨蒋联军,任陆海空军副总司令。1948年7月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9月1日因轮船失火遇难。

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逝世

狄奥多西二世(希腊语:Θεοδ?Β',拉丁语:FlaviusTheodosius,401年4月-450年7月28日),阿卡狄乌斯长子,狄奥多西一世的孙子,408年至450年在位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于438年将帝国的法律汇编成《狄奥多西法典》狄奥多西二世(—),生于君士坦丁堡,49岁时在君士坦丁堡坠马身亡。狄奥多西二世于438年将帝国的法律汇编成《狄奥多西法典》。在狄奥多西二世以后,拉丁文地位不断下降,逐步被希腊文所取代。

君士坦丁堡被定为罗马的首都

公元330年5月11日,君士坦丁堡被定为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帝国,鼎盛时期面积约5,900,000平方公里,人口估计5,500万到1.2亿,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君主制国家之一。1806年8月6日,弗朗西斯二世正式放弃皇位,宣告罗马帝国结束。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拂菻,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内忧外患下灭亡;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二世率军攻破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

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出生

在111年前的今天,1906年2月7日,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出生。爱新觉罗·溥仪,清朝第十一个皇帝,通称宣统皇帝,或末皇帝,也被尊为清逊帝,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字浩然,取自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光绪(伯父)死后继位,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十位皇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改造成为新公民,后因患肾癌而去世,享年62岁。

黄兴

黄兴黄兴,中国民主革命家。11月4日,以30岁生日庆典名义,邀集陈天华、宋教仁等20余人,在长沙秘密成立革命团体华兴会,被选为会长,计划于慈禧太后70岁生辰之日发动起义。1911年4月27日发动黄花岗起义,亲率敢死队猛攻两广总督衙门,伤及右手,失去两指。随后自行取消留守府,退居上海。7月初,开始赞同孙中山兴师讨袁主张。15日,在南京强迫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

历史上的今天7月11号 郑和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郑和下西洋在611年前的今天,1405年7月11日,郑和下西洋。有一天,明成祖问大臣袁忠彻:“我想让三宝率领船队下西洋访问各国,你看怎么样?”郑和接受了明成祖的特别使命,经过充分准备,各方面都就绪之后,选定吉日,启程远航。郑和此次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相互间的了解,发展了海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