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

从皇帝“伙食”看古代贪腐:鸡蛋30两银子一枚

宫廷鸡蛋30两银子一枚根据留下来的食堂账本,明朝万历皇帝的伙食开支是每月480两白银,折合人民币15万元左右,费用惊人。到了清代,皇帝的伙食标准飙升得无法想象,小皇帝溥仪每年要消费肉类一万斤、家禽3000只,伙食费达20万两白银。乾隆惊讶得倒吸一口气:“天哪,10两银子一枚鸡蛋,我都不敢多吃,你还哭穷!”到光绪帝时期,宫廷的鸡蛋进价已变成30两银子一枚,其实市场上才卖三四个铜板。

道光的“节俭”为何丝毫动摇不了官员的豪奢?

可是,以皇帝的身份崇尚节俭,并且毕其生如一日的,道光帝可以说是首屈一指。那么,道光帝的节俭为何没有为他留下美名,却被人取笑为抠门、吝啬呢?道光帝这种过度的节俭,是天性使然还是别有用意呢?但是,史学家论起道光皇帝的节俭,往往带有些揶揄的色彩。道光帝的节俭,在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了。道光皇帝登上皇位之后,迅即倡导节俭之风,并推而广之。

... 战争:清朝为何不敢与英军死磕到底?

1840年开打的...战争,不仅是大清朝彻底走向衰败的开始,也是东亚世界永远被纳入世界体系的起点。如果战争继续进行,那么这些基地将成为皇家海军封锁东南沿海的补给站。他的朝廷都会在英军撤退前失去对大部分省份的控制。在英军控制了舟山和宁波等浙东沿海地区后,找到了当地士绅组成了临时性的地方维持机构。但随着战争的延续,战略与相关政策是会发生变化的。英国获得了战争费用报销,并争取到了五个通商口岸的初步胜利。

嘉庆朝大臣吸 ... 忘了早典误了监考 晚清皇族染毒者更让人惊诧

清廷的皇家权贵,他们既接受内外烟贩的收买,又依赖这种毒品的走私,从中取得利益。史料记载中,在道光前的嘉庆年间,...已经流入中国,皇家宗室之中,吸食此物者极多。嘉庆二十四年,朝廷举行大典,宣布这一年科举考试成绩。嘉庆皇帝大怒,当即命人把他拉到宫门外,重责四十大板,宣布革去爵位。从上文可见道光皇帝对吸食...烟的切身体验。由于毒品摧残和长期营养不良,到伪满末年,婉容的两条腿甚至已经走动困难。

大清最抠门的皇帝,一脚踢死长子,奠定清朝灭亡

>>身为皇帝嫡长子的自负和作为养子的自卑,造就了道光皇帝矛盾的性格,这也为清朝后来的彻底灭亡埋下了隐患。>甚至在皇后过寿时,他请大臣吃饭也是吃打卤面,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不是节俭,而是抠门了,堪称是大清最抠门的皇帝。对这两个儿子,道光一直严加教导,按照皇位继承人的标准来培养二人。这个决定可以说直接导致了后来清朝的灭亡。

奕山不是割地就是赔款 最后竟然得以安享晚年

奕山被任命为靖逆将军,率兵南下。奕山签订卖国条约后,又串通广东官员欺瞒道光帝,把道光帝哄得团团转。不过奕山深受道光帝荣宠,很快又被重新启用,派到新疆襄办军务,不久当上了伊犁将军。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奕山被带回北京后没多久又被启用,而且混的风生水起,最后得以安享晚年,1878年病死在北京。

清朝动荡之际,道光帝为何放弃能力出众的奕訢而选平庸的奕詝继位

显然,年迈的道光皇帝不具备这样的魄力与能力,在其浑浑噩噩的执政了三十年之后,终于因为驾崩而卸任,如此下一任继承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道光皇帝最令后人诟病之处就是皇位继承人的选择。道光皇帝亦感动非常,遂坚定了立奕詝为皇太子之决心。至少他们兄弟不至于手足相残,这也可能是道光皇帝在密匣之内将奕訢封为亲王之本意。

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 晚清名臣徐继畬简介

徐继畲(shē)晚清名臣、学者,《...》称其为东方伽利略。道光六年进士,历任广西、福建巡抚、闽浙总督、...衙门大臣,并为首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当时,正值闽浙总督刘韵珂因病乞假,徐继畲便兼任闽浙总督。这块石碑至今镶嵌在该塔内西壁200多英尺的高度,表现了东方人的见识,成为中美早期友好关系的里程碑。>太平军北伐,朝廷命徐继畲督办上党防堵。事竣后主讲平遥超山书院以自给。

签订《南京条约》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的 ... 最后是怎么死的

1842年8月29日,在一艘停泊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一份《南京条约》。>>在签订了《南京条约》后,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这三个谈判代表,有着怎样的人生结局?签订《南京条约》时,耆英55岁,担任钦差大臣兼两广总督。伊里布对广州民众的反抗行为进行压制,将爱国人士钱江、何大庚等逮捕入狱。

为什么说清朝名将伊里布开创了恶劣先例 伊里布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当晚,英军攻占了定海县城。>伊里布是大清国名声在外的名将。>伊里布讨了个没趣。其实,英军即使撤兵一半,伊里布也不可能收复定海,但英方还是没有答应他的妥协要求。25日,道光帝又从湖北、湖南、安徽三省调兵3000,增援浙江,以收复定海。>伊里布在浙江迟迟不发兵,畏敌如虎,开了十分恶劣的先例。之后,道光皇帝改派直隶总督琦善为收复定海的第二任钦差大臣。这个名将伊里布,不可谓不是历史的大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