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勋

李福达之狱是怎么一回事?

嘉靖初年,“大礼议”之争风波未息,又发生一起震动 朝野的 大案。此案牵涉到民间 秘密宗教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纷争。因此,审理一波三折、几经反复。最后,主持终审的 张璁、桂萼、方献夫三人秉承嘉靖帝意旨,置法律与事实于不顾,严刑逼供,酿成罕见之冤狱正德年间,山西崞县李福达宣...

明代秘史:贵族的流氓性

的勋戚贵族,或招罗非人,收纳无赖,成为流氓头子;或横行非为,自甘堕于流氓之列。下面以郭勋为例,来谈谈明代勋戚贵族的流氓性。当然,太监产业的来源也并不光明,郭勋的行为不过是黑吃黑,但郭勋这种强行霸占的行为,确实很有一些流氓的手段。此外,郭勋还将黑手伸进专管漕粮运输的漕军身上。郭勋得到船后,无论船之大小新旧,一概拆卸变价。更为可恶的是,郭勋还凭借自己的权势,向一些军官勒索拜见礼。

不止会炼丹,还会炼银子,明朝这个道士真的开挂了

郭勋能屡屡主管京城精锐部队,这与他世代贵族的身份密切相关。郭勋给段朝用筑了一间炼丹室,专门炼制金银。不过,这些银子大都是郭勋给段朝用的,还有少量的不过是段道士炼出的一些合金伪银而已。>>嘉靖帝好道术,相信道士炼丹术,当时道士陶仲文已经得宠,而且和段朝用是道友。段朝用称自己所炼的银子为“仙银”,还用这些银子铸造一些食用器皿,并献给了嘉靖帝。

李福达之狱

编者的话“知诗书通掌故”始终是中华文人、学子引以自豪的事情熟知掌故的多少几乎成为衡量一个人文化修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掌故是有关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故事与传说。通俗地讲掌故是历代传诵不朽的有关名人、名事、名物、名篇的经典性故事与传说。掌故是文学与历史的结合融知识性、故事性、...

明朝李福达之狱是怎样反转的?

之后,王良等人被处死,李福达则被押赴到甘肃的山丹卫充军。此外,李福达也为他的三个儿子获得了匠籍,并以炼丹术取得武定侯郭勋的信任。至此,李福达完成了身份的置换。经过审讯之后,巡抚毕昭认为张寅并不是李福达,之所以会有此案,完全是因为薛良的诬告。但是御史马录并不赞同这个说法,坚持认为李福达就是张寅。因此,马录定李福达谋反死罪,妻子连坐,并上书弹劾郭勋的包庇罪。嘉靖皇帝为之心动,决定将此案再度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