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回头 天下最疼你的是父母 继承家业之后,长者子不仅没有安分守己,还变本加厉,经常一出去就十天、八天不回家,又结交一群酒肉朋友,整天于声色场所流连忘返。佛陀对他谆谆教诲,长者子真的回去了。现在浪子回头了,长者把剩下的资财拿出来给儿子重整家业。
佛陀故事会:摩诃婆阇波提 姐妹同嫁为妹扶养太子 狮子颊王生有四个王子,最大的一个叫做净饭,故被立为王位的继承人。这对狮子颊王而言,的确是一大喜讯。但是,不幸的事件发生了,大幻化摩耶夫人,诞生了悉达多太子的七天之后,便去世了,这对于悉达多来说,襁褓丧母,固然不幸,即使对于整个的王族而言,也是一大损失。这样一来,抚育悉达多太子的责任,便由幻化夫人承担起来了。她爱护自己所生的难陀王子,却更爱护她妹妹所生的悉达多太子。
佛陀故事会:耶输陀罗之二 以神通著称的出家王妃 许多人仅注意到耶输陀罗的美丽聪慧,悉达多太子则更重视她的内在贤德。此时,耶输陀罗已为太子怀著身孕,快要生产了的样子。终于在耶输陀罗诞生了罗侯罗小王子以后不久,太子便趁著星夜,毅然越城出家去了。接著佛的姨母也带领了一大批释迦族的女性,追随佛陀出家去了;耶输陀罗即是其中的一位,另外一位妃子瞿多弥,也出了家。
诚心礼佛,供养一灯足以 供养一盏灯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每天总有数以万计的人们去向他求法,带了衣食等物品去供养。舍卫城里有一个贫穷的孤女难陀,也常常去听闻佛陀说法,眼看国王大臣等富有的弟子不断以名贵的东西供养佛陀,而自己却做不到,她很伤心。难陀终于如愿地在佛前燃起了一盏灯。法会中许多四众弟子听闻佛陀这席话,欢喜发愿奉持布施,愿把心光点亮供奉佛陀。
佛陀故事会:摩耶夫人 久远缘深为育佛陀来人间 未成佛时,仍被称为菩萨的释迦世尊,将要出生之前,天臂城的善觉长者,依照当时印度的习俗,派遣使者去向迦毗罗卫的净饭王要求,准许他将摩耶夫人迎回娘家生产。菩萨入胎,是从摩耶夫人的右肋而入,现在出胎,也是由摩耶夫人的右肋下降。摩耶夫人诞生了释迦世尊之后,便从天臂城的蓝毗尼园,与新生的王子,一同被迎回了祖国迦毗罗卫城的王宫。因为佛陀在入灭之前,派遣弟子优波离尊者,去仞利天告知摩耶夫人,愿母早来礼敬三宝。
佛陀故事:燃烧的六根之火 有一次佛陀带领一千多位比丘出去游化,他们走到象头山。象头山留有佛陀许多的回忆,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的景象,佛陀在那里向弟子们说:“从这里望去东北边遥远的地方就是伽耶城的城市街道,在东边有尼莲禅河,更远处的地方就是我以前修行、静思,体悟人间宇宙真理的地方。”佛陀又对弟子说:“从高处向下看——这山河大地,不论是城市、山林或世间万物,一切都在燃烧之中。”十一岁的小孩竟然是肇事的主犯!
佛陀故事:松弛有度才是修行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长者之子,因好乐佛法而出家。佛陀告诉二十亿比丘:“你现在的心就像绞太紧的琴弦一样,弹不出好乐音而且又快断了线一般:琴弦应调得松紧恰恰好,这和修行的心一样,若过度精进,心太急则容易有法的执着,这是很危险的事哦!修行不能放逸,懈怠放逸即堕落,但是也不能执着于法呀!应抱着平常心、平等心自然地精进,也就是让本性回归自然,于日常生活中注意照顾好六根门即可。”
佛陀故事会:薄福善来 从乞丐到降龙第一阿罗汉 因为这个孩子的诞生,来得恰到好处,所以给他命名为善来。可是,善来的出生,虽在富贵的人家,他的命运,却是一个标准的乞儿。最后,她是决定了,决定派人送给善来一大笔金钱,要他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佛陀接著又对站在身边的阿难尊者说:“你今天要为这位善来居士留下一半饭食。”无奈,由于善来的无福,纵然是多闻而记忆第一的阿难尊者,也把为他留下一半饭食的事给忘了。
佛陀故事:是非止于智者 佛陀跟弟子们说:“这些是非不会太久的,顶多七天就会过去了;只要我们行正、言正,言行合一,这种是非很快就会过去,不会超过七天。”而佛陀只抱着“行正、言正、心正”的态度应对,他不动声色、随顺机缘教化,“是非”自然消除,也正是“是非止于智者”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