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是痴的表现吗?—萨遮迦的论辩挑战(之二) 在与佛陀论败后不久,外道萨遮迦又来找佛陀论难了。有了上回在大众面前丢脸的教训,这回萨遮迦只低调地独自悄悄而来,以免输了又弄得大家都知道。于是,佛陀为萨遮迦详细叙述了他所经历过的深禅定、各类苦行、禅观得正觉解脱等修学历程,来说明佛陀早已不执着乐受与苦受。
佛祖也无法度的人 佛陀时代的城东老母是释迦牟尼佛之邻居,佛祖虽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但却从未与老母说法。一次弟子怪而问佛,佛祖慨叹:不是不慈悲,而是自己前世与她无缘,无法度化。一般来讲,修行人对这些都看得很平淡,常会说:‘一切随缘,没有办法度你时,就随缘了。’这就是不能改变对方,就要赶快保护自己,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有真我吗?─萨遮迦的论辩挑战(之一) 萨遮迦饱学各种理论,辩才无碍,受到当时许多人的崇敬。这耸动的消息,自然引起离车族人议论纷纷,并且好奇地跟随萨遮迦,来到佛陀的住处围观。萨遮迦为了免于继续被讥嘲的尴尬,赶紧请佛陀开示,佛陀则再一次为大众作了「无我」的教说。最后,萨遮迦为他轻率、鲁莽、不怀善意的挑战论辩行为,向佛陀深深地表示了忏悔,并请求能于隔日以饮食供养佛陀,佛陀也默然同意了。
一些些 以前,有一个修行人,双手捧着一束鲜花,以最虔诚的心供养佛。佛陀一眼即看出他的来意,便问:「你今天来此供佛,是否心有所求?」修行人就讲:一些些「世尊,我只是个修道人,我什么都不求,我只是求道。」佛陀就告诉他:「好!你既然是来求道,那就放下吧!」于是,修行人就把花放下,双手合十。
有爱就有痛苦 佛陀听了,回答婆罗门居士说:「正是这样啊,居士!如果有了爱,就跟着有忧、悲、恼、苦,愁戚、哭泣。」「瞿昙!怎么这样说呢?瞿昙!你应当知道,如果有了爱,就有快乐啊!」佛陀再三地说,婆罗门居士再三地反对,然后不满地离开了。结果,那群赌博的人都同意婆罗门居士的看法,认为如果有了爱,就有快乐。
贫女一灯福报无尽 贫女一灯福报无尽在《阿阇世王授决经》中,记载一段贫女布施一灯,得佛授记的故事。难陀女欢喜的拿著油膏到佛前点燃了一盏灯。是夜,阿阇世王所点的油灯,有的已经熄灭,有的灯光微弱,只有难陀女所燃之油灯光明不绝,膏亦不尽,通夕不灭,直至天明。于是,目连尊者次第熄灭诸灯,惟难陀女所燃一灯,灭之再三,却仍光明炽盛。贫女难陀以能诚心之故,因燃一灯的功德,蒙佛授记,当来作佛。
佛陀受了风寒 那时,佛陀受了风寒,引起了背部疼痛的痼疾,所以找来尊者优波摩那,对尊者说:「优波摩那!我受了风寒,引起背痛。请你穿好外衣,拿着钵,到提婆比多婆罗门家去,为我要一些热水来。」「好的!世尊。」尊者优波摩那来到提婆比多婆罗门家,默默地站在门外。
佛看病比丘 佛看病比丘佛陀降生于古印度,成道后,四处游化,阐扬着人生的真理,广说佛法之要,教化了无数的弟子。这一天,佛陀亲自巡视着弟子的房间,看见一位比丘躺在床上。这时帝释天看到佛陀的慈心,也前来用水洗浴比丘的身体,而佛也以手轻轻地抚摸比丘。顿时,比丘身心安稳、全身舒畅,一切苦痛顿时化为清凉。
人间四事不能长久 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佛陀就跟他开示说,世间有四件事不能永久保存:第一,“有常者必无常”。不管多么年轻、强壮的身体,总有死亡的时候;即使再长寿,也终归一死。人不论谁,从生下来,就被判了不定期的...,“死”时刻在他旁边威胁着。所以人都要在有生之年,及早解决后生大事,则生亦安,死亦安,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