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修善如爱己

修善如爱己昔日,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波斯匿王不仅非常护持佛法,也经常听经闻法,...思惟种种道理。‘如果身、口、意三业都能遵循善法,远离恶法,就是爱惜自己;相反地,放任身、口、意做诸恶事,就是在伤害自己吧!’波斯匿王微睁开眼,心想:‘世尊就在我们身边,随时可以听法、请法,真是无上的福报呀!’波斯匿王来到只树给孤独园,长跪顶礼佛陀。

阿难与摩登伽女

阿难与摩登伽女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主要依据《楞严经》、巴利文经典和大正藏第十四卷的《佛说摩登女经》之记录整理而成。这名女子名叫摩登伽女,属首陀罗种姓。所以当阿难向摩登伽女要水时,摩登伽女犹豫不决,不敢把水供养给阿难。摩登伽女最后才告诉母亲她的心思,母亲设法让她嫁给阿难。摩登伽女的母亲回来后将情况如实向摩登伽女说明,并劝说女儿死了这条心。摩登伽女回家后,请求母亲为她剃除秀发。

你们要精进!

他们很多都是从附近的地区前来的,人数将近五百。“比丘们!如果你们还有任何难题或疑问,现在就是问‘如来’的时候了。请你们把握机会,不要在过后才自责为何今天面对佛陀而没有问清楚。”佛陀又默默的望了僧众一遍,然后说道:“比丘们,细听‘如来’现在要说的话。一切法无常。如果有生,必然有死。你们要精进修行,以证得解脱!”尊者带领他们诵经。

佛普度众生了没有

佛普度众生了没有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那烂陀地方游化,住在那罗村一位卖衣人家的芒果园中。

佛陀的四无量心

佛陀的四无量心昔佛在世时,曾授提婆达多盐汤,因提婆达多好吃酥腻食物,头痛腹满,受大苦恼,不堪忍受,...称念:【南无佛,南无佛!】那时佛在其住处禅定中,听到此声音,即生慈心,以神通力至其住处,手摸提婆达多头腹,授予盐汤,令其服饮,得到病愈,而提婆达多叛佛害佛,佛不记冤而救之,以慈使其乐,以悲拔其苦,以其痊愈而喜,不分冤亲而平等救治,即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无量心。

不用担心来生

不用担心来生有一次,佛陀回故乡迦毘罗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树园中。这天,佛陀的堂弟摩诃男居士来礼见佛陀,对佛陀说:“世尊!现在我们迦毘罗卫城这个地方,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而繁华,我每天在这里进进出出,身旁常有狂奔的象、马,横冲直撞的人、车擦身而过,我常在想,不知哪天会被这些撞死,而死前又仓惶地忘失了念佛陀、念正法、念僧伽,我担心像这样的死法,不知道下一辈子会沦落到哪一道?出生到什么地方去?”

乐于寂静的佛陀

乐于寂静的佛陀佛陀晚年,已经有为数不少的僧众,跟随着佛陀修学。于是,阿阇世王向前礼敬了佛陀,然后提出他对沙门六师每一派思想中,有关于业报说法的疑惑。经过佛陀详细的解说,阿阇世王清楚了,终于对他的恶行,再三地在佛前忏悔,也得到佛陀的安慰。佛陀说法告一段落后,阿阇世王于佛前自说,即日起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终生遵守五戒,成为一位在家佛弟子。

误解“攀缘”意义的长者

误解“攀缘”意义的长者有一回,佛陀对弟子说:“要把自己的心照顾好,不要攀缘;心若不断攀缘,烦恼就难断;以至轮回六道,苦不堪言!要断除六道轮回的苦,一定要断除攀缘的心。”心不攀缘,施无求,舍无求。

福光王子出家—佛陀本生故事

福光王子出家——佛陀本生故事具足相好无垢月,金色如来前顶礼,三界无等汝离垢,遍知如来前顶礼。无数劫之前,义成慧如来出世说法,当时人寿为一亿年。福光太子即如是对美女等各种妙欲均无有任何稀奇、贪爱心。光芒随后渐渐缩小,王子则已来到如来面前。福光王子则趁此机会在如来前请求道:“请如来及眷属到我所住城市中应供。”福光就这样于三千万年中不顾自己睡眠、克服本身昏沉,精进供养如来及其眷属,

八岁童女十问佛 震动三千世界

八岁童女十问佛震动三千世界在《大宝积经》中,有一段经文,是叙述妙慧童女的故事。佛陀对妙慧童女的每一个问题,都提示了四个...。种种神异令众叹服佛陀对妙慧童女的十大问题,提出了四十种修行的...以后,妙慧童女欢喜踊跃,发愿奉行,并且说:四十行中,若有一行不修,则违佛教,那就是欺诳如来了。妙慧童女说后,真的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空华雨缤纷,鼓乐和鸣。女人,青年,在佛教中自有其地位,那不算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