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僵化的眼光看人看事 阿难闻言心动,拿着钵盂,向河边走去。阿难取水回来后,佛陀开示说:“流动的河水,就像众生的心性,虽然可能暂时被污染,但是,保持灵动,恢复清静,就能得到净化,回到本来面目。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像这河水,能由清变浊、由浊变清。佛法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用灵明不昧的心,去感知变化,把握它的变化。这样才能契入宇宙的真谛。”
佛陀对罗睺罗的开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罗侯罗对占去他房间的比丘,自愿让步;在路上被恶汉打破头,他能忍辱;仅仅这样的修养,距离开悟还有一段历程。聪明乖巧的罗侯罗,对于修行非常精进,欢喜和人开玩笑的沙弥,现在一变而成为有庄严仪表的比丘,就在他年满二十岁的那年,佛陀允许他受具足比丘戒。可是,不管罗侯罗怎样用功,他还没有开悟是真的。想到当初罗侯罗向佛陀要遗产,现在他的开悟,就是佛陀给他的无尽法财!
修行不能离开善知识 修行不能离开善知识有一次,尊者阿难从禅修中起来,去见佛陀报告他的心得:世尊!我刚才在禅修中这样想:如果能有善知识的引导,解脱涅槃的修行,就完成一半了!由于跟随善知识修学,有这样的方便与利益,所以说,具足善知识,是全梵行者。所以,您不能没有修学的善知识、善同伴,您应当这样修学。
佛陀慈悲教言之:人如群牛 佛陀慈悲教言之——人如群牛在《法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往昔佛陀曾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讲法。佛陀回到竹林精舍,洗完足之后坐于法座。佛陀告诉阿难说:阿难啊,你看到了有人在驱赶牛群了吧?佛陀继续告诉阿难:何止是这些牛呢,世人也是同样。佛陀慈悲地开示了此理后,当时众中有二百位贪图供养的比丘,听闻之后励力自勉,得了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这六种神通,证得阿罗汉果。
因扫地而成就的大师周利槃陀伽 因扫地而成就的大师周利槃陀伽扫地大师周利槃陀伽生于舍卫国一个婆罗门家庭。扫地的时候是没有问题了,可是槃陀伽发现在擦鞋子的时候,他把刚才能背过的话又忘掉了。因为这瞬间浮现的偈颂,槃陀伽顿悟到,执着、嗔和痴这三毒是轮回的根本!精进禅修许多年后,槃陀伽成为十六罗汉之一,广为弘扬佛陀的教法。除了扫地僧槃陀伽外,全部的比丘都被邀请了。
都是归于你 都是归于你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言的冲进精舍来。“婆罗门呀,那个时候,偶尔你也会款待客人吧?”佛陀以慈眼看了他一会儿,然后说道:“婆罗门呀,你今天在我的面前说很多坏话,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无理胡...,那是归于你的!婆罗门呀,如果我被漫...,而再以恶语相向时,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个菜肴!”
证严法师:国王的白发 有一天,国王对专为他梳洗头发的侍者说:「当你发现我有一根白发时,要赶快告诉我。」从此,这位侍者就很注意国王的头发。多年之后,侍者为国王梳发时发现了白发,恭敬地拔起交给国王。他的任务是关怀普天下众生,以普天下为家;所以,《赞佛偈》里称颂佛陀是「三界导师,四生慈父」。
佛陀一天的时间 佛陀一天的时间世界所有宗教导师中,佛陀可以被认为是精力最充沛,行化最活跃的宗教领袖。午时前,佛陀结束饭食。下午时分此时,佛陀在寺庙的一个地方坐下,众比丘聚集到他的周围,聆听佛法。另外一些比丘来向佛陀行礼后,就回到自己的房间。佛陀以佛眼了知他们的根机和性格,给他们讲解一个多小时的佛法。这就是佛陀讲法的方式。佛陀的崇高教导,对普通老百姓和知识分子具有同等的吸引力。
忍辱的故事 忍辱的真义富楼那是佛陀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的大阿罗汉,经常往来于各地宣说佛陀的教义。富楼那正是一个懂得忍辱真义的智者!忍辱的美德罗睺罗自从受佛陀严厉的教诫以后,又常常跟随师父舍利弗在一起,接受他的开导,在修行上,进步很快。忍辱度化鬼王佛陀游化至摩竭陀国时,有一天,夜宿于阿吒鬼住的地方,当时阿吒鬼正与其它鬼神...。忍辱的力量最大。
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 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释迦牟尼在尚未成佛之前,经历许多的修练,因而获得极大的智慧。释迦牟尼佛舒了一口气。但在佛陀刚开始赶路不久,他就已经清楚地感觉到那颗小石子在鞋子里,不断地刺痛释迦牟尼的脚底,让他觉得十分地不舒服。直到此时,目的地已将抵达,而时间还有馀裕,他才停下着急的脚步,在山路上取下鞋子,欲将小石子从鞋中倒出来。就在释迦牟尼俯身脱鞋之际,他的目光看见周遭的山光水色,境是如此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