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病死苦常随逐 老病死苦常随逐过去,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四》省思:人命无常刹那间,一息不来,即失人身。由于贪着这无常的色身,让我们总随着外境,起贪、嗔、痴,造种种恶业,因业报而受生之苦,如是惑、业、苦三种恼热循环不已,令吾等于六道轮回中不得出离。‘唯有佛菩提,是真归仗处’,故当切念无常逼人,精勤用功,让短暂的生命不在爱恨情仇、争强斗胜中消磨殆尽,以有限的生命,换得永恒之佛果。
恶马八态 恶马八态一大早,四面八方的人都集中到王舍城里来赶集,热闹非凡,只见吃的用的东西,无奇不有,琳琅满目。一位卖马的马贩在市中心叫卖着。佛陀一行人远远地看着马贩叫卖,一位比丘忍不住说:“这些马温驯极了。”
佛陀度化玉耶女 佛陀度化玉耶女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给孤独长者夫妇思量着该如何处理此事,若用打...方式并非善法,若不教导,又会增长她的罪恶,最后想到只有佛陀能圆满度化玉耶。长者全家一一恭敬顶礼佛陀,静候在旁准备聆听法要,唯独玉耶骄慢地不肯出来。佛陀临别前,玉耶再度长跪于佛前,表达真心的忏悔与感谢,并且承诺信受奉行佛陀的教诲。
文殊菩萨仗剑刺佛 以五逆罪说,文殊菩萨似乎欲犯出佛身血的大罪。本此可以证知文殊菩萨执利剑以刺佛陀,不过是其度众生所运用的善巧手段而已,并不是真的要刺于佛陀。同时我们也可知道,文殊菩萨手中所持的利剑,根本就是代表文殊菩萨所具有的不可思议的微妙智慧,不能把它当作真的利剑来看。所以五百菩萨证得无生法忍后,以偈赞叹文殊菩萨说:文殊大智人,深达法源底,自手握利剑,驰逼如来身。此中显示文殊菩萨以智能通达空性。
道坚法师:定法与不定法 他虽经住了师兄弟的多次劝解,但还是决定去看看释迦牟尼在搞些什么名堂。他想,我受的苦比释迦牟尼更深更惨,他却证得了最高的觉悟,而我在这儿金鸡独立如许年,却什么收获也没有呢!佛陀还是静静地,语气中充满了慈爱:"不定法!"这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你昨天说定法,嗯,怎么今天又是不定法呢?
佛陀:嫉妒是很难去除的习气 都是因为“嫉妒”所致。但是,恭请佛陀到此弘法是给孤独长者的一大心愿,因此他不受议论的影响。佛陀认为要教化舍卫国必须有个开端,这倒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派舍利弗前往,佛陀说:“当地的工程正在建设,你最好先去安抚当地的人心!”
醉翁受五戒得解脱 佛陀时代,距祇洹精舍七里之远,有一老者嗜酒如命,佛陀的弟子阿难时常前往劝谏。老者不听从阿难的劝导,依然如故地饮酒。老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痛楚,相当后悔,心想:“阿难尊者常常劝我要亲近佛陀,我却不肯听从,以致现在全身痛不可言。”佛陀听完后,开示老者:“你所累积的罪业就像那五百车的木柴,亦如同穿了一年多衣服上的尘垢,只要你受持五戒,即能得到清净。”
你看了后还会迷恋男女之情爱吗? 难陀只跟着佛陀,并肩徐步,慢慢的在那幽香扑鼻,看去眼花缭乱的花圃道上行走着,不一会儿,又是一处清静美妙的境界出现在眼前。佛陀乃问其中一位天女说:“你已经婚配了没有?”佛陀听了,只是点头不语,首肯会意。难陀把家里的事,稍作安排,得到妻子的同意,就跟随佛陀出家去了。
佛陀现神迹,火焰化红莲度化室利笈多 佛陀现神迹,火焰化红莲度化室利笈多在佛陀时代,摩竭陀国的王舍城中,住有一个名叫室利笈多的人,他在王舍城中,也有些名望,所以大家称他为室利笈多长者,但他却是露形裸体外道的忠实信徒。然而,室利笈多是聚底色迦的妹夫,聚底色迦却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并且有著一个美满的佛教家庭,所以室利笈多的太太,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室利笈多听了,显然是很不乐意。所以他便慨然接受了室利笈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