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证严法师:不按时啼叫的公鸡

婆罗门教师听到学生諠哗,走出来一探究竟,得知事情始末后叹道:「这只鸡生长在坟冢间,没有受过豢养与训练,所以牠不知道何时该啼、何时不该啼,竟然因此而死。」感叹学生因为无法压制恚怒之心,就这么...死了无辜的鸡。佛陀说,当时的婆罗门教师就是自己,五百位学生就是现在的五百比丘,那位不按时叫唤的比丘则是那只被...死的鸡。

琉璃王与释迦族

琉璃王与释迦族从前佛陀在舍卫国时,波斯匿王的次子琉璃,於二十岁时领兵将父王罢黜,并且...死了兄长只陀太子,自立为王。就这样连续三次,只要琉璃王准备带兵攻打迦毘罗卫国时,途中一定会遇到佛陀端坐在枯树底下,所以琉璃王都只好下令回兵。後来琉璃王攻伐迦毘罗卫国,残...了三亿人民。

佛陀教给我们的减肥之法

一切朝政,均委托大臣们办理。但是波斯匿王钦敬佛陀博学广识,一日严驾城外精舍,向佛诉说身体发胖后的种种苦楚,请教如何减肥之法。一日,他带了几个随从,从王宫步行到郊外佛舍,高兴地告诉佛陀:“我尊照您的指示而行,果然达到了减肥。现在我身体活动自如,精神上也快乐多了。”

盲眼阿罗汉的因果

盲眼阿罗汉的因果有一天,盲尊者迦丘帕喇到祗树给孤独园向佛陀问讯。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该女人答应迦丘帕喇,如果能够彻底治好她的眼病,她和儿子愿意做他的仆人。本品的法指的是不善法,若没有心的作用,不会生起任何心理状态,所以说心是所有善恶心理状态的先导。

一偈得道

一偈得道昔日,佛陀在舍卫国讲经说法时,有一年长比丘,名叫‘般特’,因禀性愚钝,所以慈悲的佛陀请门下五百位已证得罗汉果位的弟子轮流教导他,但是三年下来,他连一首偈子也记不起来。般特比丘依照佛陀所说的道理,一一向她们开解,五百比丘尼摄心聆听般特比丘的开示后,满心欢喜,当下即证得罗汉果位。亦如般特比丘但解一偈,依然能得道度人,不但自受用,亦能利益广大众生。

欢喜心也是布施

欢喜心也是布施在某个婆罗门道场里,有位修行者很有服务热忱,他任劳任怨地为五百位婆罗门修行者张罗饮食,并且将道场布置得很整洁,让这五百人无后顾之忧地专心修行。所以,愿意接受帮助也是布施。人人抱持「感恩心」彼此付出,就是清净祥和的世界。

证严法师:松弛有度才是修行

松弛有度才是修行来源:《证严法师说故事》作者:证严法师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长者之子,因好乐佛法而出家。他很有抱负,认为佛陀的弟子中有那么多人闻法开解,很快地证到罗汉果位,而他是高贵族姓的子弟,又自认很有慧根,所以自信满满,以为自己一定很快能开解,于是急着要在他人之前体悟证果。

不会褪灭的美

“我是阿摩巴离,这就是我学医的儿子——戌博迦。我们已久仰大名,一直都盼望着与你会面的时刻。”阿摩巴离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歌舞家,但她不是随便给人表演的。她替她生下了他们的儿子戌博迦。为了这些诬陷,阿摩巴离的自尊大受损害。她从此便不愿在王宫居住,也立愿永不会再放弃她的自由。她很高兴获得佛陀这些宝贵的告诫。他知道舍利弗这个问题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其他的比丘而问的。

世尊为何露出怜悯的微笑

佛陀看见此景,似有所感地再度露出怜悯的微笑。阿难在一旁看到佛陀的行止,感觉不同以往,即恭敬地向佛请示:“慈悲的世尊!刚刚您看到老人哀叹而怜悯一笑,现在看到摇摆行走的大猪,也露出相同的微笑,难道其中有何特别的原因吗?请世尊慈悲开示,以解答大众共同的疑惑。”阿难不解的问道:“像帝释天一样尊贵的飞行皇帝,他所修的福德如此多广,为何仍不能免于业报呢?”

谤 ... 世尊的婆罗门

谤...世尊的婆罗门佛陀在舍卫国弘法时,一天,佛在只园精舍外空地经行,婆罗门突逻阇心怀嗔恚,来到佛所,对着佛破口辱...,并说种种毁谤之语,佛陀停下脚步,沉默地看着这位婆罗门。如果能够安忍于心,如佛陀一般展现能容的雅量,自己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不受情绪影响,才是面对毁谤的明智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