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孝顺父母有三个等级

郁多罗是一位品行端正,年轻有为的优秀青年,尤其他孝顺父母,尊敬长上,早已为邻里所称道。佛陀说到这里,看看郁多罗,又说:“不过,孝顺父母可以分为三等。”孝顺父母,供养父母,是人子之道;福慧圆满的佛陀尚且亲自为父担棺,为母上忉利天讲经,为后世佛子树立了孝顺的典范。

佛为什么不帮我?

佛祖叫乞丐的灵魂出来,乞丐的灵魂向信徒大声哀嚎,说:“我只请你给我一点牲礼,让我填饱肚子,你都不肯,连这一点施舍之心都没有,佛祖为什么要帮助你?不过佛祖呀!你也真是残忍,宁可眼睁睁的看我饿死,也不肯赐一点东西给我吃,难道你没有一点怜悯之心吗?”

积德行善就是佛

束手无策的荣西禅师突然看到了身旁的佛像,佛像身上是镀金的,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攀到了佛像上,用刀将佛像上的金子刮了下来,用布包好,然后交给了穷汉:“这些金子,你拿去卖掉,换些食物,救你的家人吧!”荣西禅师的弟子们也忍不住说:“佛祖身上的金子就是佛祖的衣服,师父怎么可以拿去送人呢!这不是冒犯了佛祖吗?这不是对佛祖的大不敬吗?”积德行善就是佛,私欲过盛就是魔。

自救即是救他

自救即是救他佛陀时代,有位在家修行的居士,平时常常听闻佛法,所以明白人生的苦、空、无常;他一生守志奉道、淡泊名利,并且能将佛陀的教化力行于日常生活中。他用心地观想佛陀的教法,并回顾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已依教奉行?

佛祖教你看自己的来世

佛祖教你看自己的来世有一天,佛祖去舍卫城内乞食,经过一家大户人家。摩纳回来之后,一看自己的白狗这么委屈,于是就问家人,谁惹我的狗生气了?"摩纳不停的追问,最好佛祖没办法,就对他说:"你既然再三的问我,我就告知你吧!"佛祖告诉他说:"你的父亲由于傲慢所以转世为狗。这下摩纳对佛祖深信不疑,非常欢喜,右膝着地,合掌向佛祖的方向,再三赞美佛祖。欺凌他人者来世多病痛。

一念淫心, ... 手臂,命终堕入烧手地狱

龙宫的外面,有一个宝池,这宝池完全是阿耨达龙王的福德的殊胜,才能得到这一个宝池,所以使用阿耨达龙王的尊名为池名,因此,人人都称它为阿耨达池。佛陀率领了五百弟子,运用神足通,来到阿耨达龙宫,各各坐在莲华上,受龙王那美味的供养。不是说我们一定得...人呀,...他一万个我们才到地狱,不会的,只一念就到地狱了。就是一念无明,产生了山河大地。达到阿罗汉境界,真正地生灭已灭,寂灭为乐。

世间上最可怕的敌人

世间上最可怕的敌人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来,父母从未曾放弃说服他还俗,一再以亲情及丰厚的财富试图动摇他求道的信心。说到这里,佛陀无限慈爱地告诉他:“世间上最可怕的敌人不在外面,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贪嗔痴烦恼。修行就是和自己的烦恼作战,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佛陀音声响彻无际

佛陀音声响彻无际一日,佛为大众说法时,其微妙音声令大众都欢喜听法,各得受用。目犍连尊者心想:‘佛为大众说法,法音遍布十方,一切众生闻法得利,到底佛的声音能传到多远的地方呢?’于是,尊者便以神足力寻着佛音一路飞行,一直到无量千万亿佛世界才稍作休息。此时,尊者再仔细聆听佛的音声,依然如同在佛身边一样,完全没有差异。目犍连尊者显神通后,回到佛前。目犍连尊者见此景象,立即伏地称宣大音。

佛陀与乞丐

佛陀与乞丐慈悲的爱心及关怀,是做人的根本。佛陀在憍萨罗国给孤独园说法时,有一天带领弟子出去托钵。于是,佛陀请一位弟前去探个究竟。人的一生都会经过生、老、病、死,就如我们无法完全控制、预测将会发生什么事一样,这就是佛陀对弟子的教诲——「无常观」的道理。

佛陀与风尘女子的因果

孙陀利是一位生活在风月场所的女人,她听说有许多人都跟随佛陀出家,这些人当中甚至有她以前所爱、所依靠的人。所以,国王及民众都来到佛陀的面前,向佛陀求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