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量无穷 印度人的宇宙观以须弥山为中心,因此一座须弥山代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一个清净心、恭敬心的无相布施,布施的东西虽然不贵重,但是功德却比恒河沙数的七宝供养还要转大。目犍连一惊,立即以神足通运来须弥山,发挥精卫填海的精神,希望能够镇住惊涛骇浪。但是当目犍连尊者把须弥山投掷在江海中,不仅无法平息滔滔浩淼的波澜,须弥山犹如一粒石头在水里翻腾。
三皈依 和尚连忙用一根绳子,把盗贼的手绑住,再拴在柱子上,然后提着一根木棒开门出去,抡起木棒就是一下,同时嘴里喊着:“皈依佛!”盗贼吓坏了,连忙跟着说:“皈依佛!”盗贼怕死,也大声叫道:“哎哟!哎哟!皈依法!”和尚接着又狠狠地打了第三下,嘴里喊:“皈依僧!”
佛陀开示人世间出现的不平等现象 轮跋,是一位年轻的求道者,被人世间存在的历历可数但又无法解释的不平等现象搞得迷惑不解。他来到佛陀跟前,向佛陀提出这样的问题。若有众生嫉妒成性,看不惯他人的成功、荣誉和受到的尊敬,深藏嫉恨于心,再获人身时,身体虚弱,此乃嫉妒之报。若有众生不亲善知识和善德之人,不求知何为善恶、对错。若有众生亲近善知识和善德之人,善于向他们求学,再获人身时,智慧圆满,此乃上求好学之报。
佛陀开示女性如何得到美丽富贵 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园精舍的时候,她来到佛前顶礼佛陀之后,很恭敬地向佛陀提出几个问题:一、为什么有些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而且穷苦卑贱?
凡水与法水 一位住在附近的水净婆罗门,发现佛陀来到孙陀利河边,非常高兴,三步并作两步,急忙跑来见佛陀。婆罗门听了,露出一脸惊讶的表情。婆罗门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道理,顿时觉得心光朗照,于是迫不及待的问:“那什么是清净的法水?”溪流河水只能沐浴我们的身体,戒行的法水才能净化我们的心灵。
牛命与人命 过去有一个从事屠宰的人,养了一千头牛,每日宰...一头牛出售。佛陀说后,环视牛群,再度慨叹道:“其实,不但牛如此愚痴,人也是如此。譬如牵牛屠市,牛牵一步,则走近死亡一步;人得一日,犹如牛的一步,电光石火,大限即将到来,怎能不及早修行,求得解脱呢?”懂得精进修道,人为含灵中最尊贵的众生;放逸懈怠,那么人命与牛命也没有多大的差别。看人如何安排自己的生命。
佛为什么不帮你 南山上有一座神庙,里面供奉着一尊佛祖。有一个信徒听说这件事,为了表现虔诚的心,在佛祖诞辰时亲自背着三样牲礼,一步一步地爬上南山,准备在佛祖的生日时向佛祖许愿。他爬过一山又一山,当汗流浃背时,他怕失了恭敬的心,说什么也不肯放下牲礼,稍作休息;当身疲力竭时,他怕误了生辰之时,说什么也不肯慢下脚步,稍作停留。
赤贫少年偶起偷心,目睹油灯改过自新 有一次,阿那律陀不小心将针线掉到地上,佛陀便亲自为他捡起来,为他穿线,可见佛陀非常关心弟子,而且也身体力行。那时弟子们很感动,也想知道阿那律陀的过去因缘。他道心坚固,只是听法容易昏沉、打瞌睡,因此遭到佛陀的鞭策,故废寝忘食、目不交睫而导致失明。
一念三千福,一个小动作,往往就可能影响人的一生 圆满供养之后,佛陀为他们说法,然后国王和夫人又很虔诚地送佛陀一行出门。总之,我们要先学做人,直到「零缺点」时,才能渐渐达到佛陀的境界,做人如果还有缺点,那要成佛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