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生命的真相,竟然是这两字 经过了一番找寻,乔达弥终于了解“死亡是人生必经之路,无常是世间的真理”,而停止悲伤,出家修行,终而契入不生不灭的涅槃。这些人,都只是知道片面的无常,或是对无常有所误解。既然无常是生命的真相,对无常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会对生命有正确的了解。于无常中见生命的希望无常,是生命的真理,是一个事实,但是对无常的认知不同,人生的方向就有所不同。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一天 佛陀涅槃有一天,佛陀的慈颜现出不可思议的光辉,比平常更圆满、更清净、更庄严,像日月一样,光明灿烂;像大海一样,深广无边。佛陀不是自己要求塔寺的人,他是为众生才说建塔寺的遗言。佛陀的话,听得阿难和大家更感动、更伤心!
犯戒过患与持戒功德 佛陀环顾四周,见众人正至诚恭敬地等待听法,于是就对信士开讲犯戒的过患和持戒的功德。佛陀所说的持戒的五种功德与上面所讲的犯戒的五种过患相对来说的;持戒的第一种功德是“凡是所求,都能如愿”。持戒的第五种功德为“身坏命终,必生天上。”这是从持戒的基本功德来说的。从佛陀对犯戒过患与持戒功德的讲解,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持戒的重要性,从而依教奉行,让正法久住世间。
佛陀成道详细介绍 佛陀,佛教的创始人,俗姓乔达摩,名悉达多。佛陀简称为佛,其意为“圆满觉悟者”。因此,佛陀变为对悉达多的称呼。佛陀以人间的肉身,示现完成无上的佛果,正是以身示范,鼓励有志学佛的人们,及时以此人间的肉身,追求无上的佛果。佛陀既有肉身,所以他是实际上的历史人物。因此,佛陀是在其母亲的胞妹,也是佛陀的姨母及父王的爱护之下,长大。世人尊称为“佛陀”,佛号“释迦牟尼”,时年35岁。
佛陀与妻子的最后诀别 在佛陀就要涅槃时年老的耶输陀罗要来见佛陀这个时候的佛陀年纪很大了阿难尊者非常紧张因为阿难尊者知道在这个生死的轮回中佛陀跟耶输陀罗一直都是相依为命的生生世世的轮回都是在一起的那么今天他们最后的诀别会是怎样的呢耶输陀罗会悲伤哭泣吗他看到阿罗汉耶输陀罗拿着拐杖一步步安静地走到佛陀的面前她带着微笑顶礼佛陀之后她就坐在地上合掌跟佛陀交谈起来没有眼泪也没有悲伤佛陀对耶输陀罗说我知道你为什么来这里在这个大千世界
猛火中的孩子 此时火化中的妻子,腹部突然裂开,出生一个男孩,他端坐在火中,仿佛坐在莲花台上。耆婆便往火堆走去,感觉如同进入清凉河水中,将男孩抱回来。这个男孩,因为有生于猛火中的因缘,而梵语中称火为“树提”,便取名为“树提”。
美貌无常,沉溺于感官享乐会使人产生痛苦 柯玛皇后是宾比萨拉王的皇后,人长得非常美貌,但也十分骄傲。国王希望她去精舍向佛陀顶礼问讯,但她听闻佛陀经常说美貌不足取,所以尽量避着佛陀。她抵达精舍的听众厅时,正在讲经说法的佛陀运用神通,变现一位极端美丽的年轻女子在身边,为佛陀扇风。当佛陀知道他的行为时,告诫他不要做会导致他远离清净修持的行为。佛陀也因此制定比丘不可沉溺于感官享乐的戒律。“这种行为会使人产生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