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布施一杓饭汁,果报不可思议

布施得福,因果不可思议。然而,妇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将饭盛在碗里,压取出饭汁,并恭敬地舀了一杓饭汁,供养佛陀。佛陀欢喜接受,并说了赞叹的偈子:“若施白象百,明珠璎珞饰,供佛一杓汁,其福超彼上。”这时梵志从屋里走出来,听了觉得很奇怪,就问佛陀:“一杓的饭汁,又不值什么钱,您说它胜于明珠璎珞等宝物与象马车乘布施给一般人,这样说未免太欺骗人了,我们如何能够相信?”

佛陀的祖先和家属

佛陀以人间的肉身,完成无上的佛果,正是以身示范,鼓励有志学佛的人们,及时以此人间的肉身,追求无上的佛果。佛陀既有肉身,所以他是实际上的历史人物。释迦族的国王,最初是由民选产生的,到了佛陀降生之际,国王的传承,已变成以世袭为主了。佛陀是净饭王的长子,故有继承王位的资格。因此,佛陀是在其母亲的胞妹,也是佛陀的姨母及父王的爱护之下,长大成人。

本性法师:佛陀的教育观

佛陀对教育,很重视。对此,佛陀给予强烈反对。将佛陀教育要提升的三大素质与当今社会教育三大原则相比较,可以看出:佛陀教育,重精神文明的提升;当今社会教育,重物质文明的丰实。不管何种性格、何种根基,佛陀的教法如云朵、如雨滴,普泽他们,他们都会各取所需。同时,学生对老师,佛陀说也有五项义务。

佛陀的族姓与圣号

释迦牟尼佛的家族姓、圣号、及所属的民族分别略释:A、悉达多乔达摩SIDDHATTHAGOTAMA─悉达多是释迦牟尼佛幼时的名字,译意是「吉祥」及「一切功德成就」。乔达摩译为瞿昙,是佛陀家族的姓。B、释迦牟尼是佛成道后的圣号。能仁是表征佛陀有慈悲救世,牺牲无我利他的德行;寂默是说佛陀证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表征他的智慧高深最胜,有自利的功能。

彻悟万物的佛祖释伽牟尼

佛祖原名悉达多·乔达摩,古印度释迦族人,生于今尼泊尔南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所属的部族。佛即佛陀,意为觉者、知者.这一年释迦牟尼35岁。释迦牟尼成佛后,开始他的传教活动。首先在鹿野苑找到曾随他一道出家的阿若陈如等5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佛教史上称这次说法为初转....释迦牟尼不久又旅行各地,足迹遍布恒河流域。

阿难的洗澡水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阿难,被称为多闻第一。这名女子名叫摩登伽女,她一看到阿难,心里生起强烈的爱念,所以高兴地将水倒入钵中,并瞪著大眼注视著阿难,直到他离开。她一回到家,就要求母亲设法让她拥有阿难。此时,阿难正在摩登伽女的室内,在即将破戒时,忽然间清醒过来,马上离开摩登伽女,跑回佛陀的修行地。阿难正入内洗浴,佛就叫人把阿难洗浴的水端出来,问她:“你真的爱阿难,绝不後悔?你爱阿难哪里呢?”

收集手指的罗汉

眼看快到正午,鸯掘摩切下来的手指已经有九十九支,还少一支,他远远看见年老的母亲过来,一时眼睛模糊,无法辨认出来,为了凑满手指的数目便挥剑向母亲砍去。从此鸯掘摩跟随在佛陀左右,接受佛陀的教化,很快便修得神通,了断生死,证得阿罗汉果。

般特一偈得道度众人

应供完毕,般特比丘一上法座,便惭愧地说:“自己资质愚钝,薄德才劣,所学不多,只能粗解一首偈子的含意,今天就为大众讲解这首偈子……”般特比丘依照佛陀所说的道理,一一向她们开解,五百比丘尼摄心聆听般特比丘的开示后,满心欢喜,当下即证得罗汉果位。

按佛陀的教诲去做

佛法,说老实话,不要说来生的好处了,就是这一生能叫我们老年享福,老年不受罪,这就了不起了。对于佛的教诲,你真的相信,真的去做,你的晚年愈来愈幸福,愈来愈快乐。佛法殊胜的利益,要怎样才能得到?佛教我们做的,我们全心全力去做;佛教我们不能做的,我们决定禁止,不但身口不造,念头都不生。佛教我们舍的,我们统统就舍;佛叫我们去,我们就去。

中国史籍记载的佛陀降临时的天异现象

悉达多太子降临时出现的这些瑞相常被现代人认为是神话故事,或者认为是前人渲染佛迹而编造的。我们知道,中国上古时期的文献很多,其中很多文献记载了天文、地理的各种现象,如彗星的出现、日食月食的出现,地震海啸的出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