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弗加沙王得道缘

佛陀时代,弗加沙王与摩揭陀国的瓶沙王非常友好。等七宝装饰而成的花送给瓶沙王,瓶沙王知道弗加沙王未曾听闻佛法,於是将花转供养佛陀。出了家的弗加沙王,欲向佛陀求授教法及戒律,便着衣持钵一路行脚前往王舍城。佛陀以神通力知道弗加沙王明日进城托钵时,将会意外身亡,不但无缘见佛,更遑论听经闻法。佛陀知道弗加沙王已契悟真理,於是恢复本来光明庄严的佛身。弗加沙王看了惊喜万分,马上顶礼佛陀。

掬沙获报成圣王

掬沙获报成圣王「我们来造个塔吧,这边搭座桥、那边是城门……」王舍城路旁的沙堆中坐着两个童子,用沙子堆出各式各样的造型嬉戏着,甚至变化成饮食、器具,玩得不亦乐乎。阇耶诚恳发愿,希望未来成为统理天下的国王,最后也能像世尊一样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金刚公主遇火缘

波斯匿王有一个女儿,名为「金刚」,年纪轻轻就已守寡。而度胜则回到住所沐浴更衣,以清净的身口意三业,表示对法的尊重。在佛力的加被下,度胜说法甚为殊妙,与佛亲宣无异,所以公主与歌伎们皆破除疑惑、断除恶念,当下证得须陀洹果。因此,公主及五百歌伎皆葬身火海,死後即投生天界。虽然波斯匿王伤心欲绝,却也只能赶紧命人准备棺柩,为公主、歌伎们殓葬。

恶性须菩提

恶性须菩提世尊成道之后,观察到大海龙王一族有得度的因缘,便现清净比丘的相貌,独自来到须弥山下,端坐思惟。须菩提渐渐长大,以过人的聪明智慧名闻乡里;唯有一项缺点令人难以忍受,就是瞋心极重,稍有不如意便口出恶言,不论人、畜。须菩提顶礼毕,退坐一旁,虚心求教。

悭贪长者受毒蛇身

毒蛇瞋恚炽盛,口喷毒气就能致人畜于死。此事辗转传到频婆娑罗王的耳里,国王忧念毒蛇伤人,心想,唯有佛能化此恶物。因为临终前皈依三宝的善根,贤面长者脱离蛇身,投生到忉利天中,头戴天冠,身着璎珞,思衣衣至,思食食至。

如愿临行求佛出家

如愿临行求佛出家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城中有一位名叫如愿的愚人,到处为非作歹,无恶不作。一日,如愿因恶行被人控告,遭官府逮捕,结果被判处...。送往刑场受刑之际,巧遇世尊,如愿虔诚地顶礼佛陀,并向佛忏悔所犯下的种种罪行。如愿祈求佛陀能怜愍救拔,替他向国王求情,赦免死罪,并且跟随佛陀出家修行。佛陀答应如愿的请求后,马上派阿难至宫中向波斯匿王陈情。

佛陀的两种法教:教法与证法

太桥旦曾堪布佛陀的两种法教:教法与证法虽然释加牟尼佛传给我们八万四千FA门,但八万四千FA门浓缩起来有两种,一种是教法上面的,一种是实修上面的,也就是教法和证法。印度的大成就者世亲论师说:“佛之妙法有二种,教法证法之体性”。因此佛陀的法教只有两种,一种是教法,一种是证法。

颠倒的屠夫

颠倒的屠夫宫门前,跪着一位身披兽皮的屠夫,希望能谒见阿阇世王,向他...。

逆子改过出家成道

独生子为人悭贪,行为放纵,变卖家产供自己挥霍,致使家道中落,沦为贫穷。三年後,独生子又来到佛陀的面前,以至诚恭敬心顶礼佛陀,并向佛陀禀告:「世尊,过去三年我听从您的嘱咐,尊敬父母师长,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改恶行善,所有的人都替我感到高兴。恳请佛陀慈悲,允许我出家修行。」佛陀应允後,独生子的须发自动落下,马上现出清净的僧众形象。出家後,他日日精进,思惟止观、四圣谛及八正道的道理,不久即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的两种法教--教法与证法

太桥旦曾堪布佛陀的两种法教--教法与证法虽然释加牟尼佛传给我们八万四千法门,但八万四千法门浓缩起来有两种,一种是教法上面的,一种是实修上面的,也就是教法和证法。印度的大成就者世亲论师说:“佛之妙法有二种,教法证法之体性”。因此佛陀的法教只有两种,一种是教法,一种是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