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密浆供佛得度

密浆供佛得度从前,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度众时,许多敬仰佛陀慈悲、威德和想寻求人生意义的人,都纷纷来到只桓林。当时,有一位长者,希望能就近供养佛陀、亲近佛陀,于是想在只桓林中,买一块地建造房子。但是,只桓林中的地,都已被须达长者给买走了,没有任何剩余的空地。因此,长者很用心地取来纯净的水,并且用种种上好的蜜及面粉来作各式各样的米浆,供养所有来往于只桓林的人们。

遇火缘

遇火缘波斯匿王有一个女儿,名为「金刚」,年纪轻轻就已守寡。国王夫妇怜悯女儿的境遇,特别为她建了一座宫殿,并且派遣五百名歌伎随侍在侧,镇日歌舞,以排遣公主空虚寂寞的日子。而度胜则回到住所沐浴更衣,以清净的身口意三业,表示对法的尊重。因此,公主及五百歌伎皆葬身火海,死后即投生天界。波斯匿王听到女儿宫殿失火的消息,马上带人前往救火,可是到现场一看,宫殿早已烧为灰烬。

佛陀与前世、今生父亲的因缘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次,佛陀在去只陀园的路上遇到一位婆罗门老人。这位老人一见到佛陀,就情不自禁地喊:「我的儿子,我的儿子!」还朝着佛陀扑过去,想抱住佛陀。比丘们于是让开,这位老人忙着上前,紧抱着佛陀的脖子,就像是久别重逢的父亲终于见到自己的儿子一样,急切地喊:「我的儿子,我的儿子啊!」过了很久,这位老人松开手,激动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此时,佛陀为他传授相应的法,这位老人当下证得预流果位。

婆罗门寻子记

婆罗门寻子记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年迈得子。老婆罗门伤心欲绝,连续数日都伏在孩子的尸身上痛哭,最后因难以承受而晕厥,当苏醒时,亲友们都劝他要将独子安葬,但老婆罗门万般不舍,亲友们只好不顾他的阻止,合力将往生的独子埋于城外。历经千辛万苦后,老婆罗门终于如愿抵达目的地。婆罗门抵达东园,一眼就看见昔日的独子,正在林间与玩伴们嬉戏。

佛度力士

佛度力士昔日在波罗奈国有八位大力士,每一位都力大无穷,堪与六十头大象匹敌。一天,佛陀于定中观察到这位力士将会堕入恶道,即前往他家度化。对于力士的心思,佛陀早已看透,所以隔了几天,世尊便以神通力化作年轻力士前来比武。这时,年轻力士从天而降,恢复佛身,至此力士才知道原来这位年轻力士是佛陀的慈悲示现。

毗舍离之子

毗舍离之子佛陀时代,有一位名为毗舍离的妇人,不仅智慧出众且具贤德,又十分敬信佛法,常恭请佛陀及其弟子来家中供养。一天,毗舍离的小儿子骑着大象出门游玩,在护城河的桥上,正巧遇到宰相的儿子从城外回来,两人互不相让。毗舍离的每一个儿子看了都爱不释手,从此鞭不离身。当时的老妇人,即今的毗舍离;三十二人,就是今日的三十二个儿子。

得遇贵人

得遇贵人古印度憍萨罗国的舍卫城中,住着一位婆罗门,他天生聪颖灵敏、心思缜密,且拥有无数财宝,富可敌国,一生中几乎没有他想要而得不到的事物,城中的居民因而对他百般羡慕。舍利弗尊者不忍见到婆罗门将来流转恶道,求出无期,于是决定前往度化。佛陀便为他们传授三皈依并说法,婆罗门当下化除了心中种种烦恼,得道证果。

警惕无常,欢喜消业

人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人生的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病苦灾难会来临,警惕我们要赶快把握人生:今天不做、明天不做、今年不做,不知道是否还有明天、明年可做?因此而能时时刻刻警惕自己不敢松懈。很多弟子都非常的担心,在家的居士也很惊慌,怕佛陀因此而消失在人间。正因为我们是凡夫,所以更该知道身体病痛是正常的事,只身病心不病,身体有了小病痛就要视为自然的现象,更要时时警惕自己人生无常。

一只逃鸽

舍利弗听佛陀问毕,即进入禅定,一会从定中出来,禀告佛陀道:“这只鸽子自从出生为鸽身以来,已经有八万大劫了,它生生世世都在作鸽,但是关於它为何才堕为鸽身?就不知道了。”舍利弗复於定中出来说道:“佛陀!弟子只能观察到此鸽;八万大劫仍然要生为鸽身,几时它才再度出生为人,我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