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财露白引事端 在大涅盘经上记载有佛陀与提婆达多的本生故事,也充分显示因贫寒所引发的贪婪恶心。这时,有位仙人飞到他面前问:『你是否为钱财露白而后悔?是否为别人的忘恩负义而愤恨难消?』释迦牟尼说:『我是个修行者,岂会为身受伤而心生怨恨,我只是悲悯众生的愚痴,竟然为了身外之物而犯下逆天悖理的行为,将来的恶报,他怎能消受得了!』仙人被释迦牟尼的大慈悲心所感动,就用仙术使他恢复光明。
愿做飞鸟 愿做飞鸟有些人本来脾气很好,可是他打坐以后变很暴躁。他没有化掉过去那个恶习。有两个男性出家人一起修道,一个很用功,一个有点懈怠。但是在修行的人,你只要动了一个错念头,它马上就出现了。你看释迦牟尼佛当时有一个外道在深山里面打坐,深山有那个鱼在水里蹦蹦跳跳的,那个修道人就觉得这些鱼在水里面蹦跳,干扰到他了。于是他在...当中就动了念头:将来我变一只飞鸟,专门吃鱼的。
孝敬父母,是佛陀的重要教诫 知恩、报恩是佛陀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佛教不仅报现世恩,甚至普及七世父母、累劫父母,以表示对父母的追思与感恩。于“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这是孝顺父母应该有的态度,所以父母若是信佛的,儿女们更应当推父母的爱敬,而信仰佛教,这才是好儿女啊。由此可知,无论在家或出家,实质上能解决父母的需要,且能导其正道,这是无比的重要。佛教不仅是重视孝道,更将孝道的积极意义与精神发扬光大。
怎样才是真正的赞叹佛陀? 于是,比丘们将他们议论的原委,告诉了佛陀。接着,佛陀又说:“比丘们!一般凡夫,都只从一些细琐、微小、世俗的戒行,例如五戒、十善、俭朴严谨的正命生活、乞食、不蓄积财物等来赞叹如来而已,不能从如来所证得的深奥、微妙、大光明之法这一方面来赞叹佛陀。只有从如来所证得的深奥、微妙、大光明之法来赞叹,才是真正如实的赞叹如来。”能够从这里来赞叹佛陀,才是真正的赞叹。
《法句经/故事集》介绍 《法句经/故事集》的故事触及人类的真实情感而感人肺腑。于此,读者实不可轻忽《法句经/故事集》文献价值及其在佛教思想史的影响意义。《法句经/故事集》涉及的人物众多,为求读者阅读及进一步研究的方便,本书也...了索引。研读和翻译《法句经/故事集》对笔者而言,是一全新的宗教经验,也希望它的出版能够对近年来国内研读和回归原始佛教的风气有所俾益。
佛陀的金言──阿拉瓦加夜叉 题目:佛陀的金言──阿拉瓦加夜叉作者:如如本文:我这样听说过──有一次尊师佛陀住在阿拉威国阿拉瓦加夜叉的住所时,阿拉瓦加夜叉走近师跟前,厉声说道仁「道人,出去!」「好的,朋友。」师说着安祥地走出去。
波罗蜜与果报 波罗蜜与果报文:白云老禅师波罗蜜与果报有什么关系?所以为什么菩萨法要谈“六波罗蜜”、“十波罗蜜”,甚至无量波罗蜜?至少从经典上可以知道的有“九十波罗蜜”。所以,很多人于身好像做到了戒波罗蜜,但是口与意所表现出来的却都是伤害!
放生的感受(感恩佛陀) 今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和朋友的闲聊中,我们聊到了放生和海啸的灾难,也想到自己经历放生后的一些改变,内心异常的感动,于是心中萌生记录一点心迹的打算。曾受枫子坚持“放生吃素”的影响。其实我早都萌生了放生的念头,不过一直还未曾实行。我的第一次放生,给我内心的感受,那是我永远难忘的。此刻身边的万物似乎都闪耀着生命的辉光。而身上的沉重也仿佛成了世间最神圣的担护……
佛教入门 三·佛陀的族姓简释 三·佛陀的族姓简释释迦牟尼佛的家族姓,种族姓,四种姓,及所属的民族分别略释:一、悉达多乔达摩,——悉达多是释迦牟尼佛幼时的名字,译意是"吉祥"及"一切功德成就"。乔达摩是佛陀家族的姓,可简称乔达摩,就是悉达多太子的姓。故说"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
佛学智慧:凡事皆有因果 “现在,你们不难知道我受伤的理由了吧?如你们说,佛陀还会受伤吗?应该知道,不会受伤的,那是佛陀的法身和报身。佛陀的应身和众生一样,有生老病死。佛陀的神通法力虽然不可思议,但敌不过业力。种如是因,就应承受如是果,佛陀也不能违背因果法则。”大家听佛陀这么一说,才了解业力因果最胜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