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道白云 46.一把申恕波树叶 在佛陀证道后的六年内,醒觉之道传遍远近。瞿师罗园精舍到处都是申恕波树,而佛陀便最喜欢在炎热的下午在这些树下禅坐。一天禅坐完毕,他手里拿着一把申恕波树叶,回到僧团中。事缘那位经师没有把盥盆清洗而被戒师认为是触犯了轻戒。佛陀希望他们两人可以和解。这对僧伽的声誉大为损害。
故道白云 47.依照正法 佛陀轻抚它们头部。步进他在祗园精舍的寮房,佛陀发现阿难陀正在那里打扫。佛陀已离开这里足有一年零四个月。这天之后的一个下午,舍利弗尊者接到消息,知道挢赏弥的比丘正在前来祗园精舍,并已抵达舍卫城。那天傍晚,比丘们请舍利弗安排他们与佛陀见面,以能正式认错。晚上,那个扰起事故的经师去找那位戒师。深夜时份,举行了一个经师认错的仪式。
故道白云 65.非满非空 接下来的一次法会,阿难陀尊者被推荐代表僧众发问一些问题。“阿难陀,满面的意思,指满的一些东西;而空的意思,是指空无一些东西。‘满’与‘空’两字,本身没有独立的意思。”他指着那碗水,问阿难陀说:“阿难陀,你会说这碗里是满还是空?”阿难陀尊者依照佛陀的指示去做。
父转狗身——因果故事 白狗听了佛陀的话,心中就难过起来,整天忧愁而卧着。都提爱狗如掌上明珠,听说爱狗因佛陀来的原故而忧愁,不禁心中冒了火,立刻来到佛陀面前问道:“佛陀!你为什么无缘无故地到我家里来?我的爱狗都因为你而不吃不睡,到底怎么办?”都提听了惊疑不止,追问道:“佛陀!我过去的父亲为什么会转生为狗呢?”
故道白云 58.一把珍贵的泥土 他们从泥沙仓里掘起了一把泥土,充当他们的米粮,把它放在一块树叶上。他在小童的头上轻轻拍拍,说道:“小孩子,谢谢你们给我们供养这珍贵的米。你们真有心思。”阿难陀接过了那把泥土。自始,大王十分珍惜儿子,更协助他致力于救援贫苦大众的工作。戌博迦同时也赞许僧团改变了吃隔夜食物的习惯。那些食物是会变坏因而导致生病的。
佛陀论持戒 佛陀论持戒洪汝诠《杂阿含经》卷一,第二节:佛陀说:“观色无常如实知者,于...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受,想,行,识当正思维……说心解脱。”附录二,论持戒论持戒持戒应在求学之先,戒不是精神枷锁,戒是防范,戒备森严敌不可犯。佛教哲学认为持戒才可以入定入定才可能生智慧。在中国长期以来人们将佛教的戒贪误解成“无欲”或者误解成“知足常乐”。
故道白云 50.一把麦糠 舍利弗和目犍连替他助理一切事务。安居季节刚过了一半,整个地区都...旱影响,热气迫人。佛陀大半天都在一棵婆树荫下度过。他用食、开示、禅修和睡觉都在同一棵树下。安居进入第三个月,比丘们所乞食到的食物越来载少。食物短缺是因为天旱所至,就是...的储备粮饷,都已所余无几。佛陀也不例外,每次空钵而回的时候,他便只好喝水充饥。所有的比丘都变得面黄山骨瘦。
故道白云 49.大地的教化 罗睺罗对缚悉底解释,僧团最初的几年是没有正式戒律的。罗睺罗又告诉缚悉底,第一个违反僧伽精神的比丘,名叫须帝那。僧伽的声誉也因此受损。就是因为这件事故,戒律才被制订。从那时起,每次有比丘违反解脱与开悟之道的精神,便会召开大会,加订新戒。这四条大戒称为波罗夷。罗睺罗的故事令缚悉底更深刻体会到正语的重要。
故道白云 68.三妙门 虽经佛陀再三的安抚,阿难陀的忧心仍未能止息。他现在举办讲座演说,旨在非议佛陀和僧团。阿难陀又知道王舍城的僧团酝酿头不满。佛陀讲经完毕,舍利弗尊者站立起来,向佛陀鞠躬顶礼。舍利弗尊者向大家宣布,将会在翌日举行一个专研会来研究佛陀这天的经教。
故道白云 69.佛陀会到那里去? 一天风雨中,一个名叫郁低耶的苦行者来造访佛陀。郁低耶问佛陀道:“沙行乔答摩,究竟世界是永恒的,还是会有一天灭亡的?”他向佛陀提出的问题,也是与郁低耶的同一性质。一天,阿耨楼陀被一群苦行者拦着去路。阿难陀尊者当时也亲闻佛陀与阿耨楼陀这番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