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毘婆沙論》佛陀論之探討(2) 在《大毗婆沙论》卷20之中是指天人的妙相是由上、中、下品的异熟果来引起的,而不同的妙相业所需要的条件如下面表格所示的内容。所以才引用《大毗婆沙论》之中的内容来看“菩萨”与世间上的有情相互之间的差别问题。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所以说在《大毗婆沙论》之中也为此而进行讨论了。
故道白云(1) 七年前,波斯匿王将之赠送给佛陀和他的僧团,从此被称之为竹林精舍。戒仪是由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主持。受戒的仪式当中,缚悉底一头咖啡色的头发被全部剃掉。缚悉底十分庆幸自己可以成为佛陀僧团的一份子。他们父亲死后六个月,母亲也因分娩而去世。
故道白云(10) 故道白云作者:一行禅师77.眼里的星斗雨季过后,佛陀与阿难陀遍游摩揭陀,在最偏远的地方停下来,为当地修道中心的僧俗二众说法。七年前的一次政变暴乱中,他误以当时的军部统领盘度罗将军为主谋,把他判决处死。波斯匿王已在一些动荡的情况下辞世。波斯匿王立即前往王舍城,欲找他的甥生兼女婿的阿阇世王求援。阿阇世王知道这个噩耗之后,便立刻替大王安排一个庄严肃穆的丧礼。
《大毗婆沙论》佛陀论之探讨(1) 《大毗婆沙论》的编集者,显然存有抗拒大乘佛陀观的意念,而坚主人间的佛陀,人间(天上)的菩萨观。在《大毗婆沙论》中认为:如契经言。因此在《大毗婆沙论》之中又从中广分别来解说之,并且引用了《发智论》中的论说来明此意。[7]由前面的引文可以得知《大毗婆沙论》之中所认定的“真实菩萨”是要“修习妙相业”,才可以名为“真实菩萨”。
故道白云(9) 故道白云作者:一行禅师72.默默的反抗这天正是佛陀在竹林每周一次的法会日。他知道他们一定是去了提婆达多的中心了。因此,他建议佛陀公开宣布提婆达多已再不属于佛陀的僧团。提婆达多成立了独立僧团的消息,很快便传开了。大多数都是认为归咎于嫉妒和器量少。新王就位的加冕仪式已拟定在十日后的月圆日举行。阿阇世太子起初不肯回答,但经过盘问之后,他承认是提婆达多尊者的主意。
故道白云(8) 故道白云作者:一行禅师65.非满非空法会之后,缚悉底尊者留意到大部份的僧众都沉默不语。接下来的一次法会,阿难陀尊者被推荐代表僧众发问一些问题。“阿难陀,拿这碗到外面,把水全倒去。”阿难陀尊者依照佛陀的指示去做。阿难陀尊者合掌说道:“世尊,那么,世法实在是有的。法是真实的。”
故道白云(7) 故道白云作者:一行禅师56.觉观呼吸佛陀或他的大弟子,时会到比丘尼的精舍说法开示。由于这个原因,九、十月间的月圆日,又称莲华日。那里是乔答弥比丘尼设立的其中一个修道中心。耶输陀罗比她的婆婆迟六个月受戒,而受戒一年后,便已成为乔答弥比丘尼的主要助导。摩利王后和鹿子母夫人一向都给予比丘尼她们全力的支持。这晚,她们全都在东园。最后,他们把不害殴致吐血。
故道白云(6) 故道白云作者:一行禅师49.大地的教化对马胜和阿难陀忆述有关佛陀弘法的努力,缚悉底听得十分投入,兴趣盎然。罗睺罗又告诉缚悉底,第一个违反僧伽精神的比丘,名叫须帝那。僧伽的声誉也因此受损。就是因为这件事故,戒律才被制订。从那时起,每次有比丘违反解脱与开悟之道的精神,便会召开大会,加订新戒。这四条大戒称为波罗夷。罗睺罗的故事令缚悉底更深刻体会到正语的重要。
故道白云(5) 故道白云作者:一行禅师39.等待明天雨季后三天,一个名叫善达多的年青人来访佛陀,礼请佛陀前往憍萨罗说法,讲解醒觉。当地的人民都知道善达多是位慷慨的大慈善家,国国他把自己的部份财富用作救助孤寡贫弱。几天后,善达多造访竹林精舍时接获喜讯,知道佛陀己决定应他的邀请到憍萨罗一行。故道白云作者:一行禅师40.黄金铺地善达多访寻的地方之中,最景色优美,恬静怡人的,就是属于祗陀太子的园林了。
佛陀教我们应该相信谁? 佛教教导我们除非已亲自“看清楚”,否则不要相信任何人、任何事。立即相信就是迷信,佛陀曾如此坚定而明确地喝止,甚至纵使是如来所说的也不要相信,必须经过思考、试验,直到“看清楚”时,我们才可相信。不要愚蠢地相信人、经典、推测或推论,而是要相信亲自所“看清楚”的是什么,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正信,身为佛教徒的我们也要这样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