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药师佛相助,建塔八万四

药师佛相助,建塔八万四木桥居士著据传,阿育王广建佛陀舍利塔,得到本尊药师佛鼎力相助。他依耶舍度婆奢之说,拆当年七国所建佛陀舍利塔,将佛陀舍利聚拢来后,摒一切杂务,除一切杂念,勤念本尊药师佛心咒:「班堪则呀,班堪则呀……」,诵满十万遍后,十二药叉明王于一剎那间将佛陀舍利送往世界各地,建塔八万四千座,供各地人民瞻仰供养。

几则经典的哲理故事

都不得其解的缄口不言。这时只有一个叫伽叶的学生微微一笑。佛祖说我有很好的...,直接可以悟道的,现在已交给了这位大弟子迦叶。一指禅的故事佛祖拈花,伽叶微笑后。六祖下来,有一个和尚“俱胝禅师”,我国禅宗“一指禅”故事就是由他而来。禅宗是不限于借用言语文字传道的。那个问道的人很高兴,跪下来了,因为问道的人真懂了,悟了道。

人的生命有多长

“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的长度。”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越来越被激发起来,这时又有一个弟子站起来说道:“佛陀,其实人们的生命跟朝露没有什么两样,看起来不乏美丽,甚至有的时候是如此的凄美壮观,但是只要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功夫它就蒸发消逝在这个空间而变得无影无踪了。”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生命的长度来。

佛像为正法以后之恃怙

佛像为正法以后之恃怙与优填王同时思念佛陀音容的,是波斯匿王。五王乃是伽尸国波斯匿王,拔嗟国优填王,摩伽陀国频沙王,五都人民之主恶生王,...主优陀延王。五王都来顶礼佛足,并献上供养及珍贵之品。世尊伸手从地中出迦业佛寺,五王看了,就以之为法,建大佛寺,安置佛像毕,礼拜而甚,是为立像建寺之始。

生命只在呼吸间

生命只在呼吸间出息不还,则属后世,人命在呼吸之间耳。那个弟子虔诚地答道:“佛陀,人命只在呼吸间。”人的生命最初是由呼吸唤醒的,当呼吸停止,生命也随之结束。从清晨到夜晚,从寒冬到春天,每个人只活在他站立的地方,活在他呼吸的瞬间。

两位僧人

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作为僧人,最重要的就是守信、虔诚、不妄语,何况是对佛陀发的誓愿呢!其实只要你一上了路,向目标近,你就已经到达了,因为每个人的灵山都不一样。但在朝向目标的路上,却如那位生病的年青僧人,只知道路途,而不明白虔诚和誓愿本身就是灵山和佛陀!朝圣者呵,只要你心中装着灵山和佛陀,不管你最后走了多远,你都已经抵达了目标完成了誓愿。

酒肉穿肠,佛祖在心的活佛疯和尚——济公

济公活佛是杭州人民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一个传说中的人物。杭州人心目中的济公形象是头戴破僧帽,身着破袈裟,手持破蒲扇,外形不僧不俗,非氓非丐,若痴若狂,好诙谐,好戏耍,神通广大,“专管人间不平事”的一个受人喜爱的疯和尚。济公的故事传说很多,而且大都跟杭州西湖有关。传说,济公是南宋时浙江天台人,俗名李修缘。18岁来杭州灵隐寺出家,法名道济。他不守戒律,好喝酒,吃狗肉。一次,净慈寺失火焚毁了大雄宝殿。

烦恼都是自找的

烦恼都是自找的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其实,心中的苦恼不过是自己的一种执着,能够解脱自己的只能是自己。说着,方丈让徒弟取来一盆水和一只苦胆,把胆汁滴入水盆中,浓绿色的胆汁在水中淡开,很快就不见了踪影。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不容易的,也是幸运的。

佛陀教导不知足比丘 听完训诫决定精进努力求解脱

等他返回给孤独园时,他的弟弟告诉他父亲的死讯,和父亲留给他的财产。佛陀忠告他,世人是不知足的,甚至具足大量珠宝财富的君王也一样。佛陀接著告诉他顶生王的故事,顶生王是四王天和忉利天的圣王,享受这两处天神的尊崇。有一次,他在忉利天住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后,希望自己是忉利天唯一的统治者,而不要与帝释共同治理。听完佛陀的劝诫,年轻比丘决定继续留在僧团中,精进努力求解脱。

阿难尊者请教佛陀 所有诸佛的佛法都是一样

-摘自《法句经》诸佛说涅槃至上,忍辱是最高的苦行,伤害他人的人不是出家人,压抑他人的人也不是沙门。-摘自《法句经》不诽谤,不伤害他人,严守戒律,饮食知量,在僻静处独居,勤修增上定,是诸佛教。-摘自《法句经》有一次,阿难尊者请教佛陀,过去诸佛的佛法是否和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一样?佛陀回答说,所有诸佛的佛法都是一样的,佛陀马上背诵过去诸佛在说法时所开讲的一些偈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