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执意独修的弥醯尊者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饮食起居。有一天一大早,弥醯就外出乞食。弥醯听后大喜过望!未过多久,弥醯便对眼前的美景失去了兴趣——单调的独修生活,距离他的美好理想,简直是天壤之别!不久,一脸愧疚的弥醯尊者,再一次长跪在佛陀的座前……面对一脸憔悴的弥醯比丘,佛陀和大众比丘皆以软语加以慰勉。

他委求作奴,只为供养三宝!

回家之后,长者子向父母表示,希望能请佛陀及诸大比丘到家里应供。所以即使生值佛世,有心供养三宝,也没有多余的能力。长者子对于无法供养三宝,始终耿耿于怀,于是毅然舍下贵族的身份,到富贵人家委求作奴,供人差使。一年后,长者子向主人请求千两金的报酬。由于这段至诚供养的因缘,长者子命终后,得以生至富贵人家。诸福田中,以供养佛、法、僧三宝为最。所以,我们若能以清净心、恭敬心至诚供养三宝,必能获福无量。

修行慈心是世间第一殊胜法门

此时,阿难尊者请教佛陀:“世尊!请问修持慈心的善男子,若未生值佛世,又不乐处世间,应当以何为依归呢?”广行慈悲能对治瞋毒,令心柔和。若能于待人接物中恒起慈心,生活中处处是道场,透过觉察、觉照,以慈心转化瞋恼,当烦恼消融与清净心相应,必能体会佛陀所言,修行慈心是世间第一殊胜法门。

青年供花,佛述前因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五百位悠闲自在的扎德沃青年经常游逛野外公园,享受大自然的明媚风光。他们在盛开着白莲、青莲等各种奇花异卉的公园里无忧无虑地嬉戏,经常以各种花蔓编织头饰、耳环、鼻环、项链、臂环、手环等,于美妙的乐声中欢度良辰美景。五百扎德沃人远见佛陀金光闪闪的身相,生起极大欢喜心,立即前迎世尊,供养各种花鬘,恭敬顶礼令佛欢喜,右绕三匝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他出生便患恶疮求治无门

可怜的孩子一出世就没有一天好日子,时时痛得...号哭,弄得家中上下无一刻安宁,长者夫妇只好为他取名为“呻号”。呻号以至诚之心顶礼佛陀后,佛陀即为他说法,剖析色身与受、想、行、识等五蕴有如烂疮与痈疽使人痛苦,又如毒箭伤人致命,真正是最严重的病根!被佛陀的慈悲所摄受的呻号,从心底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忏悔与感动,于是五体投地悔其过愆,深忏此生的恶报;不久,遍布全身的恶疮应时消退,顿感清凉无比,犹如再生一般。

灵鹫山野狐因何而哀鸣呢?

正在此时,王舍城外的灵鹫山方向,传来了野狐们阵阵的哀鸣声。野狐的哀鸣声在法堂里回荡,经久不散……佛陀微睁双目,轻声问弟子们:“比丘们!你们听见野狐的哀叫了吗?”“那你们是否知道,野狐因何而哀鸣呢?”

佛陀与波斯匿王的对话

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虽奉佛多年,然对佛教的因果报应是否存在,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疑惑。波斯匿王请教道:“世尊!您常说善恶有报,毫厘不爽。倘若今生为婆罗门种姓,来生是不是可以继续投生为婆罗门种姓呢?”佛陀对波斯匿王说:佛教不讲宿命,始终主张“命自我造”。

挣脱内心的枷锁

挣脱内心的枷锁佛陀问一只被囚在笼中的画眉:“你愿意到天堂去生活吗?”“天堂里宽敞明亮,不愁吃喝。”他把画眉安置在翡翠宫里住下,便忙着处理各种事务去了。画眉长叹一声,说:“唉,这里什么都好,就是这笼子太大了,怎么飞也飞不到边。”不要像这只画眉鸟,即使到了天堂,获得了自由,但也挣脱不了内心的牢笼。

健达多的启示

健达多的启示谈论到此,想起了一个有名的故事。这时,他特别注意到一位叫“健达多”的,健达多在过去生中,...人放火,无恶不作,终因恶贯满盈而堕落地狱。当健达多在黝黑的地狱中挣扎浮沉时,突然抬头看到在...的天空中,有一丝银色的亮光,从他的头顶缓缓降下来,于是他如获救星般,赶紧用双手抓住蜘蛛丝,奋力的往上爬。一念善,可以让健达多有缘得以脱离地狱苦海。

第八节 释迦牟尼佛传

第八节释迦牟尼佛传第八章美丽的耶输陀罗妃年轻的太子,长得是仪表堂堂,因此,常有很多贵门的少女,王族的千金,想博得他的宠爱。这个问题早已盘旋在悉达多太子的心中。就这样,聪明的悉达多和美丽的耶输陀罗妃,在幸福欢乐的王宫之中,生下一个王孙罗侯罗。文章由佛教网小编@平觉心,栏目属:佛教故事>感应故事>释迦牟尼佛>----弘法佛法文库恭请十方师兄随喜转载,弘扬善知识,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