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尋子記 佛陀時代,有位婆羅門,年邁得子。對於這位獨生子,婆羅門甚是愛憐,照顧得無微不至,一心希望聰慧的兒子繼承家業,光宗耀祖。婆羅門一路上馬不停蹄,拚命趕路,逢人便問如何才能到達獄所。歷經千辛萬苦後,老婆羅門終於如願抵達目的地。閻王被老婆羅門的心所感動,便要守門人帶婆羅門入城。婆羅門抵達東園,一眼就看見昔日的獨子,正在林間與玩伴們嬉戲。
信敬禮佛生天緣 多年以後,長者妻子壽盡命終,因著至禮敬佛陀、至禮敬聖者的功德,生到三十三天,在天上享受天福。她用天眼觀看自己的生天因緣,原來是因為自己在人世間曾經發自深心的敬佛、讚佛、至禮佛的功德,才有生在天宮享受天福的福報,內心更是感恩佛陀的恩澤,於是來到佛所,聽聞佛陀開示法要,當下證得初果。禮佛的另一層意義是見賢思齊,學習佛菩薩的慈悲、智慧及救度世人的精神,將它落實於日常生活中,這才是真正的禮佛。
蓮華女悟無常證果 佛陀住世時,有一女子名為蓮華,姿色端正,艷若桃李,因此王宮貴族無不趨迎親近,為之流連傾心。當蓮華躬身掬水時,清泉明澈如鏡,映照著蓮華姣美的容顏。蓮華被這情形嚇呆了。我蓮華又眷戀什麼、不捨什麼呢?因此蓮華再度起身,懷著堅定的道心向佛陀的住所前行。蓮華依止佛陀出家修行後,勤習戒、定、慧,不久即證得阿羅漢果,出離三界輪迴無常之苦。
一杓飯汁成佛因 有一天,佛陀帶著弟子們到城中托缽,來到一梵志家門口。然而,婦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將飯盛在碗裡,壓取出飯汁,並恭敬地舀了一杓飯汁,供養佛陀。聽聞佛陀開示的四諦道理,梵志因此漏盡煩惱,且對佛法深信不疑。
五百白鴈聽法 忽然間,五百隻白鴈出現在僧眾面前,並且井然有序地環繞在佛陀身旁。這群白鴈似乎聽得懂佛法,和悅的鳴叫聲此起彼落,牠們聽完開示後,紛紛拍動著翅膀,興高采烈地返回棲所。遇害的五百隻白鴈,由於曾經聽聞佛法而種下善根,所以往生至忉利天成為天人。投生成為天人的五百白鴈,仍惦記著佛陀過去所開示的道理,更深深感念當時聽聞善法的因緣。
供佛的不思議果報 這則故事中的黃金稻子,與其說是佛陀的恩德,不如說是弟弟在清淨無分別執著的供養中,本性自然流露出來的果報,值得我們讚歎學習。。一陣歡呼跳躍後,他立刻小心翼翼地割了一些黃金稻禾,衝到最熱鬧的市集去,讓大家瞧瞧這麼不思議的稻子。弗那請他們坐下後,便歡喜地說起供養佛陀一缽飯的事。帶著恭敬供養後的清淨心,他們靜坐下來,各自思惟著偈語的道理,很快地就證到阿那含果。
最勝受佛度化因緣 這一天,佛陀觀察最勝長者得度的因緣已經成熟,囑咐阿難前往度化。最勝長者看到佛陀稀有的相好莊嚴,心生歡喜,頂禮佛足後在旁坐下。就在佛陀離開不久,魔王波旬變化成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陀形象,來到長者家中,身上放出七尺的紫磨金色圓光。
石蜜商人修道因緣 ■惠雯每個人接觸佛法的因緣皆不一樣,每個人所選擇的法門也不盡相同,不用去分別入道因緣與法門高下,重要的是要真正用心下功夫,而不只是停留在表相的道理思維。這一天,他來到王宮附近,等待國王的出現。原本販賣石蜜的商人成為比丘,進而精勤得道的消息,不久即傳入了王宮。
五百盲人往返逐佛緣 長者一聽,起了憐憫之心,於是便僱了一人帶領五百名盲人前往舍衛國。經過千辛萬苦,五百名盲人好不容易到了佛陀的住處,但一詢問才知佛陀已經前往摩竭國,於是這位使者又帶他們到摩竭國。此時,世尊於定中見到這五百名盲人善根已成熟,且信心堅固,於是在舍衛國的給孤獨園等待他們到來。在使者的帶領下,五百名盲人終於來到佛陀的住所,當接近佛陀,受到佛陀身上的光明照耀時,所有人的眼睛忽然間都睜開了,並且恢復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