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唐长沙窑彩绘盘 [专家点评]唐长沙窑彩绘盘唐长沙窑开创了中国彩绘瓷器之先河,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沙窑彩绘生动活泼,多以民间常见的题材入画,也有以诗词文字作装饰的。本盘直径14公分,黄褐色釉,正面以褐彩绘小鸟一只,间以春草数丛,画工精致,清新活泼。唐人诗文绘画传至今时已甚为罕见,极少数珍品亦已被世界上各大博物馆藏于库中,平常人难得一见。本盘虽有残缺,却能让我们一睹唐人之画风。
铜官古窑釉下彩:陶瓷史上的"第一抹浓妆" 铜官古窑釉下彩:陶瓷史上的"第一抹浓妆"中国陶瓷史在唐代选择了铜官古窑来完成一次历史飞跃:釉下彩由此诞生了。历史中国陶瓷史上的历程之作长沙窑址位于湖南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所以旧时有着"铜官窑"之称。所以从长沙窑遗址中发现的大量青釉、白釉、绿釉、酱釉瓷器,正是它们承载的釉下彩陶瓷工艺技术革新直接让我国陶瓷历史真正步入了有姿有色的时代,成为了史上的"第一抹浓妆"。
千年沉船再启长沙窑传奇 千年沉船再启长沙窑传奇28日,长沙市博物馆将展出一批精美的长沙窑瓷器——“‘黑石号’沉船唐代长沙窑瓷器”。此次展览,是湖南首次较大规模集中展出本土收藏家收藏的该沉船的瓷器。据他介绍,在沉船上令人眼花缭乱的瓷器中,以长沙窑生产的瓷器居多,长沙窑瓷器中以瓷碗为多,而瓷碗中又以大号碗为多。王立华告诉记者,距今1200多年的长沙窑,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釉下多彩。1982年长沙窑遗址征集。
从唐代青花碗纹饰看寿文化 从唐代青花碗纹饰看寿文化图1唐青花寿字云龙纹瓷碗唐代吉语常见的只有“大吉、吉、盈、腾、寿”。图2唐长沙窑鸟云纹碗图3唐长沙窑菊云纹碗图1所示是一件唐代青花碗,其上寿字大,是洪寿,象征广大博爱、众生长寿。唐青花寿字彩色鲜艳,蓝中透绿,令人喜爱,仿佛神奇变幻,催人着迷。唐青花碗上的寿字竟能折射出如此之多的事实真相、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确实令人赞叹叫绝。
唐代酒器双鱼榼:双鱼美器盛酒自香 唐代酒器双鱼榼:双鱼美器盛酒自香河北井陉出土邢窑白釉双鱼榼明末清初青釉双鱼尊青州出土唐三彩双鱼榼说到双鱼榼,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对白居易的《家园三绝》应该不会陌生,诗中就有一句“何如家酝双鱼榼,雪夜花时长在前”。根据器形推断其并不作为盛酒器之用,但其造型却是双鱼形榼的滥觞。目前,唐三彩双鱼榼共出土有3件,分别出自陕西西安、山东青州和江苏扬州,其中青州和扬州两地出土双鱼榼形体较为相似。
[网上展馆] 回味无穷的唐代长沙窑 [网上展馆]回味无穷的唐代长沙窑唐长沙窑青釉点彩双系罐高18.5厘米,口径12.5厘米,底径12厘米。唐长沙窑青釉诗文执壶高19.8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11厘米。唐长沙窑黄釉褐斑贴花瓷汤瓶盏唐长沙窑黄釉贴花执壶唐长沙窑印花褐彩斑双系执壶高22.5厘米,口径10.4厘米,底径15厘米。本期展馆我们摘选了许多精美的唐代长沙窑器,希望大家带着愉快的心境,欣赏这些美轮美奂的珍品,以致回味无穷!
[网上展馆] 陶瓷纹饰之文字纹赏析 文字本不是图案,但古代瓷器装饰中作为纹饰应用,书写错落有致犹如花纹,更有将文字作件图案化布局,成为装饰画面的组成部分,因此可称其为文字纹。文字纹分汉文、藏文、梵文、...文等。宋代磁州窑、吉州窑等延续这种...,瓷枕等器物上多有文字纹,反映市井商民的生活意识,如“众中少语,无事早归”等。
[专家点评] 唐长沙窑褐彩诗文纹盏 [专家点评]唐长沙窑褐彩诗文纹盏撇口,浅腹,圈足。盏内书行书诗文:“日日思前路,朝朝别主人。行行山水遍,处处鸟啼新。”诗句朴实,书法稚拙,是一件唐诗与唐陶瓷工艺中的创新,诗文既突出了书法艺术,又丰富了装饰画所不能表达的思想内容。
[专家点评] 唐长沙窑青釉横把汤瓶 [专家点评]唐长沙窑青釉横把汤瓶直口,短颈,溜肩,腹往下渐收,近底部有凹弦纹一周,平底。肩部分别置管状短流和管状直横把柄,把柄尖部塑宝珠头。外壁施青釉,釉色青绿,釉面不匀,厚釉处闪青色,薄釉外闪黄色,开纹片,底部露灰白胎,有五个垫烧痕,胎体坚硬厚重。造型秀雅,别具匠心。
隋唐五代时期的陶瓷——长沙窑 隋唐五代时期的陶瓷——长沙窑长沙窑是在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的岳州窑的基础上创烧而成的釉下多彩瓷器。此处出土具有典型长沙窑工艺特色的釉下彩瓷,其比率约占陶瓷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经多次调查,发现自湘阴至长沙望城县的石渚湖一带远在东汉时代,直至唐宋时期,均属同一窑区。一九八四年仅在温州市西山的窖藏中发现一件褐彩蕨纹执壶类似长沙窑瓷器,而长沙地区北宋墓的随葬物中已见不到长沙窑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