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名利心行善 邹子尹,明朝江西人,是一位热心公益的佛教徒,凡是有扶危济贫的事情,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因此大家都称他为大善人。可是,邹子尹病死之后,却到了阎王殿,他心里很不服气。册子一打开,赫然“名利”两个大字,一切善事,不是记在“名”字下面,就是记在“利”字下面。他苏醒过来,告诉家人:“你们帮我遍告世间的人,一定要用真诚心,不要像我一样,带着名利心去行善啊!”
诵得此偈,能闭地狱门 于是教一诵偈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诵得此偈,能闭地狱门,能开净土道,能通报命。”俊随后进入城中,见到阎王,阎王问:“你在生时得遇佛法,有何修持功德?”于是便诵持此偈,诵偈声所及之处,地狱诸刑罚受苦之人皆得解脱。
阎王派来的三位使者你都认识吗? 阎王拍案呵斥说:“你自认为没有罪过,其实是无知。我曾派出三位使者去人间,殷勤告诫过你,怎样才可避免下地狱,难道没有见过他们吗?先说说你是否见到过我派出的使者?”新鬼无言以对,阎王又问:“你在世为人时,见到我派到人间的第三位天使吗?”阎王派出的三个使者,一名老苦,二名病苦,三名死苦,这是新鬼下地狱后才醒悟到的。
地藏菩萨灵感录——闻声脱械 唐代雍州鄂县,有个姓李的女居士,平时持斋奉佛,很有信德。在她家中供奉的木雕地藏菩萨像,高一尺六寸,甚为灵异。她家有个五十多岁的婢女,怀着邪见,不信正法。一天,趁她外出,这婢女把菩萨像拿出门外丢到荒野中去。李居士回家,不见菩萨像,哭着到处寻找,忽然看见野外草地上在放光。她循着光芒出现的地方去一看,原来就是失去的菩萨雕像在放光,于是高高兴兴地迎请回家,但并不知是婢女干的事。
退休干部梦游地狱,阎王劝其告戒世人 我是一名退休干部,今年六十八岁。在似睡非睡之际,看见来了两个地府阴差。看到阴差这幅模样,我心里挺害怕。阴差继续领着我向前走,又看到不少罪囚被绑在柱子上。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要回去,阴差不答应,催我继续向前走。大殿两旁各站着一排阴差,手持兵器,头戴高帽,一身短打装束,很像古代官府里的衙役。殿里有个阴差让我跪下,我不跪。
延年毕愿 汉益州刺史郭徐安,不信三宝,偏重老子。乾祐三年闰五月中旬得病,百方不愈,其妻奉佛,问欢喜天言,可发愿一日中造地藏菩萨像。安心尚不信,曰:‘须发其愿,若有感通,即信之。’一日忽闷绝,其妻号哭祈天,经三时安醒,投身大地,求利刀欲切舌根,见者谓为狂乱。其妻安慰之方静。
珍惜自己 有个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正值壮盛之年,却被黑白无常带到阴曹地府。「为什么这么早就把我抓来?」他忿恨不平地问阎王。「你的时辰到了啊!根据黑白无常提的报告书中这样写着:浑浑噩噩,四肢无力,满脸愁容,健康不佳,压力沉重,疲倦难耐,更惨的是──欲望横流。」阎王淡淡地说。
施者富贵 因为在施的方面,或慷慨仗义疏财,扶贫济弱,或乐助善举,这是一种服务群生、自我牺牲的可贵精神。阎王听其所愿后,当下判定二人前途:甲过接受的人生,下辈子作乞丐,接受别人的帮助;乙过付与的人生,来世作富翁,布施行善,帮助别人。“解脱惠施,不望其报。”愈是贪求无厌,愈反映内心的不足和空虚,故佛陀曾言:“施者是富贵也。”
婆罗门寻子 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年迈得子。老婆罗门伤心欲绝,连续数日都伏在孩子的尸身上痛哭,最后因难以承受而晕厥,当苏醒时,亲友们都劝他要将独子安葬,但老婆罗门万般不舍,亲友们只好不顾他的阻止,合力将往生的独子埋于城外。心意已决的婆罗门不顾亲人的劝阻,斋戒沐浴后就动身前往狱所。历经千辛万苦后,老婆罗门终于如愿抵达目的地。婆罗门抵达东园,一眼就看见昔日的独子,正在林间与玩伴们嬉戏。
阎王的感叹 有个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正值壮盛之年,却被黑白无常带到阴曹地府。他忿恨不平地问阎王。“你的时辰到了啊!根据黑白无常提的报告书中这样写着:浑浑噩噩,四肢无力,满脸愁容,健康不佳,压力沉重,疲倦难耐,更惨的是──欲望横流。”阎王这下火大了,他说:“怎么没有?我至少提醒你三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