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尊者——佛入灭前 授记未来(三) 故为了弘扬,必须把传承交给人,为了保护必须交给护法神。)当时,世尊把教法交给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时,诸比丘白言:“善哉!善哉!世尊已把佛法交付迦叶尊者,并授记阿难尊者为多闻第一。”此是迦叶和阿难二位尊者承传教法的因缘。
佛陀的嘱累 “大智度论”集粹之七十七 佛陀的嘱累“大智度论”集粹之七十七智铭佛陀指名叫着阿难尊者说:“于汝慧云何?佛是汝大师不、汝是佛弟子不?”“修伽陀”是梵音,中文义译是“善逝”的意思,为佛十号之一,阿难尊者先说“佛是我大师。”这是认定佛的行化,已功德圆满,将出离生死,入住无余涅盘。佛曾以涅盘法教谕阿难,所以阿难尊者认定“修伽陀是我大师。”佛陀如此地殷切嘱累阿难尊者以后,般若波罗密才能大行于世。
净空法师:“阿难”尊者与佛陀的关系 这八个人当中,释迦牟尼佛是老大,阿难是最小的,所以他们的关系是堂兄弟,我们今天讲叔伯兄弟。世尊当年讲经没有写笔记,没有文字记录,完全是阿难尊者覆讲。所以,他对于佛法的承传有极大的贡献。最低的阿罗汉,这个学位是正觉;菩萨这个学位是正等正觉;佛陀这个学位是最高的学位,叫无上正等正觉。
佛教故事:阿难化瓜 阿难尊者话未说完,那位女子便恼怒地拒绝了阿难的请求,并恶言恶语地要阿难赶快离开瓜田。说完过去生的因缘,佛陀便对两位尊者开示道:“瓜田中的那位女子就是过去的死猫投胎转世而来,因为当时迦叶为其皈依祝愿的关系,所以得为人身,因此她一见到迦叶就心生欢喜。而阿难因为一念嫌恶的心,所以不但化缘不到瓜,反而还遭受辱...。”
要与众生结善缘 要与众生结善缘学佛法就是要学佛之言,行佛之行,以佛的言作为我说话的根据,以佛的行作为我行动的准则,这样就能够在每一个当下来修我们的德行,善果自然不求自得。要知道不好的因缘,缘于我们过去世没有培植善根福报,没有和人结善缘。阿难说好,便向那位女子走去。阿难内心觉得奇怪,心想这个女子怎么这样对我。过去生时,迦叶和阿难也都是修行者。由此可知,我们一定要注意与众生结善缘。
阿难尊者往昔无量劫中与释迦牟尼佛的感人故事 从那开始,日日、月月、年年,都是由长者供给他基本的生活所需,让他无后顾之忧的修行。人与人间的相处,有“因”必有“缘”。人无法离群索居,人群中要相互依存才能生活,所以要“安处于群众”,需与人结好缘。释迦牟尼佛离开皇宫到处参访、求道时,虽然有一段时间是在苦行林静修,但是他成道之后,为了教化众生,还是必须回归人群。
阿难三度拒闻佛法终破傲慢入诸佛道 麦积山石窟-12窟阿难雕像佛陀在世时,他带着弟子在一池边坐下来,有一位比丘问道:“佛陀,阿难尊者经年跟随在您身边,他的记忆智慧都很高超,为什么大家都证得罗汉果,偏偏阿难心中还有烦恼,这是什么因?什么果?”
迦叶尊者的故事 佛前侍者阿难与大迦叶一般寺庙中,释迦牟尼佛像前面左右两侧,总有一老一少的两位侍者。佛陀诸弟子中,阿难尊者被誉为“多闻第一”。佛陀十大弟子中,大迦叶尊者居上首。大迦叶尊者生于摩竭陀国王舍城近郊,为大富婆罗门晚年独子。僧团中,大迦叶尊者出身尊贵,却对头陀苦行甘之如饴,佛陀曾赞叹道:“我在天上、人间,都难以找到像迦叶、阿难一般能守持真理的人。”
本师遗训:以戒为师 本师释迦牟尼佛临涅槃时的几句叮咛:第一、你问我涅槃以后,依谁为师;应依波罗提木叉(戒)为师。佛陀不久进入了拘尸那迦罗城,吩咐阿难道:“你去为我在娑罗双树间敷座设床,头在北面向西,我的教法最近可以北方宏传,未来也会盛行在西方。我于今夜将入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