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后的一位蜀将,曾大败东吴军神,不是姜维 三国时期,蜀汉是最先灭亡的一方。后人提起这段历史,大都为姜维而唏嘘,称其为蜀汉最后的义士。其实真正为蜀汉战斗到最后一刻的人,并非姜维,而是一个名不经传的蜀将。当时吴国派盛曼为将,率军西进,打着救援蜀汉的名义前来接管永安。蜀汉灭亡之后,吴国不可能长久,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降吴。>>步协兵败之后,东吴恼羞成怒,再次派出了三万援军,这次领兵的人是陆抗。由此可见,陆抗算是一代军神。
以柔克刚:羊祜怀柔服陆抗 魏国在灭掉蜀国以后,又派了羊祜去镇守襄阳,以防止东吴的镇东将军陆抗的进犯。羊祜接到圣旨以后,立即整顿兵马,预备迎击敌人。一天,羊祜带领众位将领出外打猎,正巧赶上陆抗也出来打猎。
晋朝开国,定策灭吴的第一功臣,死后却后继无人 西晋建立后,占有广大北方及巴蜀地区,统治区域辽阔,政治稳定,军事力量强大,大有统一全国之势。晋武帝司马炎素有吞吴之志,更积极筹划消灭孙吴政权的战争,以实现自己统一天下的大业。羊祜到任后,大量开办学校,兴办教育,安抚百姓,怀来远人,又训练军队、积极备战。也许是孙吴气数已尽,被誉为东吴最后名将的陆抗于公元274年秋天病逝,时年仅四十八岁。
此人为西晋定策灭吴,死后却后继无人 公元263年,曹魏灭了蜀汉,两年后司马炎代魏自立,改国号“晋”,史称西晋,孙吴成为魏蜀吴三国中,最后一个幸存政权。西晋建立后,占有广大北方及巴蜀地区,统治区域辽阔,政治稳定,军事力量强大,大有统一全国之势。晋武帝司马炎素有吞吴之志,更积极筹划消灭孙吴政权的战争,以实现自己统一天下的大业。为早日完全一统天下的大业,司马炎命羊祜为荆州诸军都督,假节,命其在防地积极备战以便攻吴。
陆逊一生出将入相 他的后代下场又是如何? 陆逊才能不输周瑜,一生出将入相,三国再无二人。陆逊的一生如此精彩,但他的后代却遭受了不小的打击。陆逊一生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陆延早夭,只有次子陆抗成为东吴后期名将。不过,在庐江失守前,陆康已将陆逊和自己的儿子陆绩等家人送往吴郡安置。陆逊因此得以避开兵燹,保全了性命。陆逊应募,进入孙权幕府。不过,陆逊或许不满足于这一工作。陆逊一面开仓放粮,赈济贫民;一面生产自救。陆抗得知后,急命部下速毁大坝。
罗宪的主要事迹_罗宪的人物生平_罗宪的人物简介 孙休大怒,又派陆抗协助步协。罗宪坚守六个多月,救援的军队不到,城中一大半人染上瘟疫。自此永安之围解除,罗宪被加封为陵江将军、监巴东军事、使持节、领任武陵太守。
陆凯简介_三国时吴国重臣_陆凯是什么朝代的 当时寿春正发生毌丘俭、文钦的叛乱,吴国亦派兵前往援助,陆凯随军出征。孙皓听从陆凯的建议,并与西晋断交。陆凯于是上奏要孙皓不应迁都,亦要当一个体恤平民生活的贤君,认为这样做不但可以令人民生活改善,亦可增强国力。但陆凯始终是重臣,难以用法律去惩罚他,而其族弟陆抗当时亦是大将,所以惟有容忍。
羊陆之交,三国末期陆抗和羊祜这对惺惺相惜的对手 羊陆之交,指的是伸出两个阵营的交情。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西晋将领羊祜和孙吴将领陆抗,两个敌对国家的将领在交战边境和睦相处,被称为羊陆之交。西晋最终是会消灭吴国的,两个对立国家的将领会产生什么交情? 故事的起源要从二人的第一次交锋西陵之战说起。西陵又称夷陵,在这个地方...
羊祜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和东吴名将陆抗谁更厉害?羊陆之交指的是什么? 羊祜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和东吴名将陆抗谁更厉害?羊陆之交指的是什么? 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既不是你的亲人,也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这句话放在魏晋名臣羊祜和东吴名将陆抗之间是再合适不过了。如果他们不是站在对立的立场,那定然是能畅所欲言的知己,而不是在战场上你死我活的...